清平乐
乱云将雨。
飞过鸳鸯浦。
人在小楼空翠处。
分得一襟离绪。
片帆隐隐归舟。
天边雪卷云浮。
今夜梦魂何处,青山不隔人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云朵纷乱,预示着将要下雨。它们飞过了一片有鸳鸯栖息的水面。我在一座小楼的翠竹之间独坐,心中充满着别离的愁绪。一只帆船渐渐驶近,即将靠岸。远方的天空中,白雪和浮云交织在一起。今晚,我的梦魂将在哪里徘徊?这青山无法隔断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1. 乱云将雨:比喻天气即将发生变化,即乌云密布,快要下雨了。
2. 鸳鸯浦:水边地名,相传鸳鸯常在此地戏水。
3. 小楼空翠:指居住在风景秀丽的绿色山间的房屋中。
4. 一襟离绪:满含离别愁绪的心情。
5. 片帆:孤舟。
6. 隐隐归舟:指远处模糊可见的船只正在回归。
7. 天边雪卷云浮:描绘天空飘雪的美景。
8. 青山不隔人愁:借青山为喻,表达内心的哀愁无法被任何事物隔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之景:乱云低垂,欲雨而下的气氛中,鸳鸯浦的景色被扰乱了宁静。紧接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己在小楼中的情态——对着窗外弥漫的绿意,感受着离别的哀伤情绪。
下片则转换了视角,诗人由自身心境转向外部景象。诗人眼中的归舟渐行渐远,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与此同时,雪卷般的云朵悠然浮在空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静谧的画面。在这两相呼应的场景之中,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离别与团聚的主题上,用“今夜梦魂何处,青山不隔人愁”表达了对于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南宋著名诗人李鼐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65年前后,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时期。李鼐在这个特殊时期,以诗人特有的敏锐洞察力,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李鼐创作这首词时,南宋正处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89年在位)。这一时期,南宋王朝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外部,金国势力强大,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内部,权臣当道,百姓生活困苦。这种复杂的局势使李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在这首词中,李鼐通过对江南水乡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也通过描绘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李鼐希望通过这首词,引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从而促使统治者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