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湘西小景
身在山中不见山,山前行客未能闲。
何人水墨秋毫外,十里湖西尺寸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身处山间却未见山水,前行的游客无法获得闲暇时光。谁能在水与墨的秋毫之外,咫尺之间领略湖光山色呢?
去完善
释义
1. 湘西:湖南西部。
2. 小景:这里指描绘湖南西部地区山水风景的画作。
3. 何人:谁。
4. 水墨:用墨描绘。
5. 秋毫:形容细微。
6. 十里湖西:指的是画中的湖景在西边的十里范围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湘西旅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身在山中不见山”表达了身处繁华世界中的人们往往会忽略身边的美景这一主题。作者将自己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间,却发现无法欣赏到这些美景,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浮躁与喧嚣。
次句“山前行客未能闲”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忙碌奔波的状态,即使身在风景秀丽的山区,也无法停下脚步去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也体现了人们对事业、生活的执着追求。
后两句“何人水墨秋毫外,十里湖西尺寸间”是对美丽山水画卷的赞美。诗人以画笔为喻,赞美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山水之中。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湘西小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身处繁华世界中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湘西小景》是南宋诗人胡寅于淳熙年间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胡寅(1105-1164),字明仲,江西临川人,是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文学家,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为“中兴四大家”。
在淳熙年间(1174-1189),胡寅曾任徽州通判、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后因反对和议而被贬谪湖南。在这段时期,胡寅游览了湘西一带的名胜古迹,感受到了湘水西流的壮丽景色,遂写下了这首《题湘西小景》。
当时的南宋社会正处于金兵南侵后的恢复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朝政腐败,百姓疾苦。胡寅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对于国家命运深感忧虑。他在游览湘西风光的同时,也关注到了民间的苦难,这首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民生艰难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