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辞 郭公
郭公,郭公,上田下田催野翁。
婵媛苍翠错青红,汪汪活水声交通。
蚤布谷,蚤收谷,稻花垂垂香扑扑。
呜呼此友兮真相识,麻坡豆坡晚阴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郭公:指布谷鸟,因其叫声酷似“郭公”而得名。
2. 上田下田:指山地和平地的田地。
3. 催野翁:催促田野里的老农夫。
4. 婵媛苍翠:形容山间美景。婵媛,美好的样子;苍翠,深绿色。
5. 错青红:交错分布的绿色和红色,形容植物的颜色丰富。
6. 汪汪活水:指流动的河水。汪汪,水流的声音。
7. 蚤布谷,蚤收谷:早点布谷鸟叫,早点收获谷物。蚤,通“早”。
8. 稻花垂垂:稻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垂垂,轻轻摇曳的样子。
9. 扑扑:形容香气扑鼻而来。
10. 麻坡豆坡:种植芝麻和豆子的山坡。
11. 晚阴湿:傍晚时分的阴暗湿润。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劳动生活的诗。诗人以郭公(即布谷鸟)的叫声为引子,描述了田野中劳作的农人的繁忙景象。“上田下田催野翁”表达了农民辛勤耕耘的场景,而“婵媛苍翠错青红,汪汪活水声交通”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紧接着,诗人用“蚤布谷,蚤收谷,稻花垂垂香扑扑”来描绘农作物的丰收场景,表达了农民的喜悦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呜呼此友兮真相识,麻坡豆坡晚阴湿”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田园的美景,以及农民勤劳、质朴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尊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友辞 郭公》是南宋诗人王质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王质虽曾担任南康军司理参军、国子正等职,但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因此他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山林田园间度过。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动乱和南宋的偏安,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同时,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向往隐逸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
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下来,但与金国的战争仍在继续。儒家学者们在科举考试中受到排挤,士人纷纷转向道家、佛家寻求精神寄托。这种时代氛围影响了王质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隐逸色彩和深深的忧国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