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补之送梁杲墨
江南黟歙千峰长,盘纡融结百鸟颃。
钟灵孕秀山之玉,中有石墨时伏翔。
曹公万斤如赢粮,士龙二螺石髓香。
人间那得掣笔郎,此物我亦成空囊。
松煤仅贮陈玄光,磨楯未办文檄梁。
知公腹稿夸成章,梦中盈袖方椟藏。
仲将一点容升堂,佳哉秀句来一方。
愧我学书临池旁,幸公琼报毋相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黟县的千座山峰绵延不绝,蜿蜒的山脉间栖息着各种鸟类。山间的灵气孕育了这座秀美的山水宝地,其中偶尔可见宝石般的石墨。曹操曾以万金换取一块石墨,而文人墨客们则更爱那灵动的书法。世上难寻文笔卓越之人,可惜我也无法将这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松木制成的炭块上,我用微光勾勒出字迹,却还未能准备正式的文书和信笺。听闻你的腹稿已经描画成章,梦境之中都充满了文学的芬芳。你的句子犹如春天的到来,给人带来暖意。相比之下,我独自学习书法,只能在一旁默默努力。希望你在未来不要把我遗忘,一同分享美好的回忆。
去完善
释义
1. 江南:中国南方长江下游及钱塘江流域地区。
2. 黟(yī)歙(shè):古县名,位于今中国安徽省南部一带,盛产墨材。
3. 千峰长:形容山峰众多且连绵不断。
4. 盘纡(yū):指山脉、水流等曲折环绕。
5. 融结:融化凝固的过程。
6. 百鸟颃(háng):百鸟齐飞,意指生机勃发。
7. 钟灵孕秀:聚集天地灵气,孕育优美景色。
8. 山之玉:喻指高品质墨材。
9. 石墨:天然墨块,可用于制墨。
10. 伏翔:指藏匿与显露。
11. 曹公:指曹操,曾用大批墨制作建筑材料。
12. 万斤如赢粮:形容墨的重量之大。
13. 士龙:指书法家陆士龙。
14. 二螺石髓香:赞美墨的品质高洁。
15. 掣笔郎:指书法家。
16. 成空囊:比喻一无所获。
17. 松煤:一种制墨原料。
18. 陈玄光:指砚台上的墨。
19. 磨楯(shìn):指研磨墨。
20. 文檄(xí)梁:比喻书法文章。
21. 知公:指对方,此处指送墨者。
22. 腹稿:打腹稿,指在脑海中构思诗句。
23. 成章:指写成诗篇。
24. 方椟藏:将书画装裱收藏在木匣中。
25. 仲将:指书法家韦仲将。
26. 容升堂: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27. 佳哉秀句来一方:赞美对方的诗才横溢。
28. 临池旁:指学习书法的地方。
29. 幸公琼报:期望对方的佳作出版传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谢惠补之送梁杲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赠的梁杲墨的感谢之情。诗人在开篇描述了安徽黟县的山水风光,以此为契机引出了山中蕴藏的优质石墨。接着提及古人以石墨书写的美好传说,表现出文人墨客对此类典故的熟稔。
然后,诗人提到自己手头虽有空囊,却无佳品,言下之意是对手中墨宝的珍视和感激。他通过对比自己的普通墨与友人赠送的佳品,表现了友情的珍贵。接下来的两句,是诗人自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即使缺乏上等墨,依然坚持学习书法。
紧接着,诗人又谈及友人的优秀作品,赞赏其文采横溢,并以梦中的情景表现自己对友人文采的倾慕。诗人用王粲的典故比喻友人的作品,表达对其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在书法学习方面还有待努力,希望得到友人的帮助。
最后,诗人再次感谢友人赠送如此珍贵的墨宝,并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友谊的期许。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谢惠补之送梁杲墨》出自南宋诗人袁说友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晚期。袁说友(1170-1234),字起岩,号东塘居士,江西南昌人,他曾任史馆修撰、秘书少监等职,以文学修养深厚著称。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北方金国不断侵扰边境,内部政治腐败严重,朝政混乱。而袁说友本人在政治上颇为受挫,屡遭贬谪,这也影响了他的创作心态。他在诗中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无奈和忧郁之情。
这首诗所描绘的时代背景与袁说友的境遇息息相关。当时,许多文人志士因时局动荡而寄情于诗文,借以抒发心中感慨。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展现了作者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际遇的感慨。在此背景下,袁说友创作的这首诗也自然融入了这种情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