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晴即用前韵

标题包含
喜晴即用前韵
春田欲雨常忧迟,夏田得雨嗟逾时。 春耕夏耨两无及,眼干泪竭空沾衣。 翻翻联联脚力尽,万车不救一尺泥。 朝看东南暮西北,晚霞倏忽山头归。 白日一照黄潦定,秋来准拟筛红粞。 早田拾得晚田熟,今年更救明年饥。 念夫陇上一月宿,趁晴归欲呼妻儿。 与夫岁岁同甘苦,未容恤纬慙嫠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渴望雨水却担忧来得太迟,夏季得到雨水却感叹时间过早。 播种春耕和锄草都来不及做,眼睛干涩流泪也只能白白沾湿衣裳。 奔波劳碌疲惫不堪,再多的马车也无法摆脱一尺深的泥泞。 早晨看着东南方向傍晚转向西北,晚霞瞬间消失在山头。 阳光照射积水变少,秋天来临时打算筛选出红色稻米。 早期播种的庄稼成熟得晚,今年丰收可以解决明年的饥荒。 想起在田间过了一个月的生活,趁着天晴想要叫上妻儿一起回家。 与丈夫共度苦难和甘甜,我并不觉得自己的辛劳有愧于女性身份。
去完善
释义
1. 春田:春季的田地 2. 雨:下雨 3. 忧迟:担忧庄稼生长缓慢 4. 夏田:夏季的田地 5. 嗟:感叹 6. 逾时:超过预期的时间 7. 春耕:春天的耕种 8. 夏耨:夏天的除草 9. 无及:来不及做 10. 眼干泪竭:形容极度疲劳 11. 空沾衣:只能白白地沾染衣物 12. 翻翻联联:指连续不断地劳作 13. 脚力尽:体力耗尽 14. 万车不救一尺泥:再多的车辆也运不走一尺深的泥土 15. 朝看东南暮西北:早上看向东南方向,傍晚看向西北方向 16. 晚霞倏忽:晚霞很快消失 17. 黄潦:黄熟的稻子 18. 红粞:红色的碎米 19. 早田拾得晚田熟:指早稻田收割后种上晚稻,能丰收 20. 今年更救明年饥:今年收成好,可以缓解明年的粮食短缺 21. 念夫:想念丈夫 22. 一月宿:一个月的时间 23. 趁晴归:趁着晴天回家 24. 呼妻儿:呼唤妻子和孩子 25. 未容恤纬惭嫠妇:不能说妇人在担忧生计方面比不上寡妇
去完善
赏析
《喜晴即用前韵》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田园诗。这首诗描述了农民在雨季中辛勤耕种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关注民生、体恤农民的情怀。全诗可分为五个层次:首先描绘了春田和夏田的忧虑,其次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却难以改变的困境,接着描写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竭尽全力抗旱的情状,然后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未来丰收的期盼,最后则以农家的幸福愿景收尾。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质朴,体现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晴即用前韵》是南宋诗人袁说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此时正值南宋政权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袁说友正值中年,他曾任工部郎中、秘书少监等职,对时政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反对议和,这使得他与当时的权臣史弥远产生分歧,因此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尽管如此,袁说友仍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诗篇。 在同一时期,南宋社会相对安定,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然而,随着经济的繁荣,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农民破产现象逐渐增多,贫富差距加大。这为袁说友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