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饯史计使 其二

标题包含
饯史计使 其二
使者星明太史占,东风戒路揭帷襜。 食当加倍稀亲酒,献不求余少榷盐。 因进御茶供味谏,肯然官烛示家廉。 老生莫效临岐赠,诗附仁言当束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腾(1172年-1231年),字茂实,号庸斋,南宋福州府福清县(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历仕宋宁宗、宋理宗两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卒谥“文定”。 赵汝腾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使者在星光下占卜前程,借东风的机遇揭开帷幔。应该加倍珍视和亲人共饮的时光,不追求过多的利益与盐税。为此进献御用的茶叶来表达对君王的意见,以自身的廉洁为官场的烛火做出贡献。老成的学者不应效仿在关键时刻赠送礼物的行为,诗歌的力量如同仁爱的话语,应将其视为珍贵的礼物。
去完善
释义
1. "使者星明太史占":使者,指史计使;星明,象征贤能的人;太史,古代官职名,此处指天文历法方面的知识。此句意为:如同星星般明亮的史计使,是天生的贤才,他的到来受到太史的预测与期待。 2. "东风戒路揭帷襜":东风,春天的风;戒路,出行前的准备;揭帷襜,打开车帘。此句意为:春风吹拂之时,史计使即将开始旅程,他的车队已经准备好,正待出发。 3. "食当加倍稀亲酒":加倍,双份;稀亲酒,亲人的酒。此句意为:史计使用餐时,会带着双份亲人的酒以表思念之情。 4. "献不求余少榷盐":献,贡献;求余,要求额外的事物;少榷盐,减少征收的盐税。此句意为:史计使在任内,不仅不要求额外的好处,还尽力减轻百姓的负担,减少征收的盐税。 5. "因进御茶供味谏":因,于是;进御茶,献给皇帝的茶叶;供味谏,提供美味的食物以示忠诚。此句意为:史计使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诚,献上美味的茶叶。 6. "肯然官烛示家廉":肯然,确定无疑;官烛,官员的照明;家廉,家庭的廉洁。此句意为:史计使廉洁奉公,从官烛的使用中就可看出其家庭廉洁的品质。 7. "老生莫效临岐赠":老生,年长者;莫效,不要模仿;临岐赠,临别时的赠言。此句意为:作为年长者,我不再模仿临别赠言的形式,而是将祝福寄托在诗句之中。 8. "诗附仁言当束缣":诗,诗歌;仁言,仁爱的言辞;当,应当;束缣,将诗文装订成册。此句意为:这首诗歌充满了仁爱的言辞,应当将其装订成册,以示纪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饯史计使 其二》,是诗人赵汝腾为送别使者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使者的敬意和对国家廉政建设的期望。 首联“使者星明太史占,东风戒路揭帷襜”表达了使者犹如明亮的星辰,是国家的代表,他们即将踏上征途,揭开帷幕,准备前行。这里的“东风”象征着美好的前景,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颔联“食当加倍稀亲酒,献不求余少榷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税收的关切,希望政府能够减轻百姓的税负,使百姓生活得到改善。这里的“稀亲酒”和“少榷盐”都是指减少税收的措施。 颈联“因进御茶供味谏,肯然官烛示家廉”进一步强调了对清廉官员的期待。诗人认为,廉洁的官员应该以身作则,用他们的行动来展示清正廉洁的品质。这里的“御茶”和“官烛”都是指官员的生活用品,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来表达对官员清廉的要求。 尾联“老生莫效临岐赠,诗附仁言当束缣”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嘲。他希望自己不要像那些喜欢在离别时赠诗的人那样,而是将仁爱之言付诸实践,用行动去支持国家政策。这里的“束缣”是指将诗文装订成册,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要将仁爱之言付诸实践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饯史计使 其二》是南宋诗人赵汝腾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公元1246年。在这一年里,赵汝腾已经59岁,他历任州郡长官、礼部尚书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然而,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蒙古铁骑不断南侵,国内政治腐败严重。 在此背景下,赵汝腾送别即将赴任的朋友史计使时,既表达了惜别之情,又寄寓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以“雁群分处岭东西”来形容友人即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如“往事真成一梦”,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