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约 其二
紫霞老子望青霞,喜诵新吟倚鬂华。
已遣鸣驺迎道左,那知纫佩尚天涯。
为庄椿寿称觞近,访武夷仙卜日赊。
秋夜月明游九曲,櫂歌声里赋岩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紫色朝霞映照青山,欢喜地朗读新诗倚着鬓角霜花。已派遣使者在前方路口迎接,却不知友人仍在天涯风尘中。为了庆祝庄子长寿酌酒靠近,探访武夷山仙人卜卦之日尚远。在明亮的秋月之夜游览九曲溪,舟船唱晚赋诗歌颂山岩之花。
去完善
释义
1. "紫霞老子":指的是作者自己,赵汝腾;"青霞"则指他的朋友,这里是对朋友的期望和赞美。
2. "喜诵新吟":欢喜地读着朋友的诗作。
3. "鸣驺":古代官员出行时沿途喝道的差役。
4. "纫佩":典出自屈原的《离骚》,表示有德行的人。
5. "庄椿寿":庄周化蝶的故事,寓意人生如梦。
6. "武夷山":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的发源地。
7. "秋夜月明游九曲":在秋夜明亮的月光下游览九曲溪。
8. "櫂歌":船夫唱的歌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约”,作者赵汝腾(约1290~约1360),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文人。
首联中,“紫霞老子望青霞,喜诵新吟倚鬂华。”描绘了诗人在驿站接到远方朋友寄来的诗歌,欣喜地欣赏并依其韵律回诗的情景。青霞与紫霞在这里指的是作者与自己朋友的居所,巧妙地用这两个意象表现出了二人之间的友谊。
颔联中,“已遣鸣驺迎道左,那知纫佩尚天涯。”意为虽然作者已经派车马到道路左侧迎接远方的客人,却没想到客人的行程仍然遥远。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的盼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难料的感慨。
颈联中,“为庄椿寿称觞近,访武夷仙卜日赊。”其中的“庄椿寿”指的是庄子寓言中的大树长寿之兆,作者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同时提到了武夷山的仙人传说,预示了即将拜访武夷山的朋友可能会见到仙人。
尾联中,“秋夜月明游九曲,櫂歌声里赋岩花。”描绘了一幅在月夜下乘船游览武夷山的美景,并伴着桨声作诗赞美岩石上的花朵。通过这一美好画面,作者抒发了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宋晚期著名诗人、政治家赵汝腾在晚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约 其二》。这首诗作于宋理宗宝祐年间(公元1253-1258年),此时赵汝腾已年迈退休,潜心学术研究。
在这段时间里,赵汝腾因官场风云变幻以及爱国热情的高涨而人生际遇颇显波折。他在年轻时期曾担任多个要职,但在南宋朝政日趋腐败时,深感无力回天,于是选择辞官回乡。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蒙古帝国对南宋的侵略日益加剧,南宋江山危如累卵。然而,赵汝腾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
诗歌以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为契机,表现了他内心深藏的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热爱。他通过“秋风武夷之约”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即使在战乱频仍的岁月,也要守护民族的精神财富,传承文化的薪火。这首诗歌颂了赵汝腾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也揭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在苦难岁月中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