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 其二

标题包含
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 其二
蜀浙当年贡亦劳,至今惟重建溪毛。 地灵丹凤啣萱草,水圣苍虬幻雪涛。 笑指茶星夸小范,愁伤民力叹袁高。 皇华早晚归经幄,丁俑应难谏舌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汝腾(1172年-1231年),字茂实,号庸斋,南宋福州府福清县(今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历仕宋宁宗、宋理宗两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卒谥“文定”。 赵汝腾出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四川和浙江进贡茶叶的工作非常辛劳,到现在只剩下建溪所产的茶了。 那个地方因有丹凤衔来萱草而显得富有灵气,而建溪之水更是以苍龙潜藏在其中变幻出雪白的浪花而闻名。 笑着指着茶叶称赞它的品质,忧愁的是百姓的生产力因为袁高的原因而受到了伤害。 皇帝为了茶叶巡游天下,早晚会回到朝中治理国家大事,即使我作为一个忠诚的谏官也难以逃脱职责所在。
去完善
释义
蜀浙:四川与浙江的并称,这里指产茶地区。 贡:向皇帝进献。 建溪:福建闽江支流,产茶历史悠久。 丹凤:凤凰的一种,代表祥瑞。 萱草:又称忘忧草,古人认为可以使人忘记忧愁。 苍虬:神话中的水神,可化为龙形。 雪涛:比喻茶汤的色泽如白雪。 茶星:宋朝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因曾写作《斗茶歌》而被誉为“茶星”。 小范:即范仲淹。 民力:百姓的生活状况。 袁高:唐朝诗人,曾作《茶山诗》,描述了茶农的艰辛。 皇华:皇帝的使者。 经幄:朝廷的政务决策机构。 丁俑:战国时代的陶俑,这里用来比喻敢于直言的人。 谏舌逃:劝谏皇帝时巧言逃避惩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汝腾在游览北苑茶园时所写,以表达对国家茶叶生产和民生问题的关注。首联提及蜀浙两地的贡茶虽然辛劳,但如今仅靠建溪茶业维持;颔联描述了茶叶产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茶叶品质如同美丽的景观令人陶醉;颈联则以民间茶商的小范和关心民生疾苦的袁高来讽刺官员们的奢侈与贪婪;尾联则是诗人期望皇帝能够早日回到朝廷处理政务,使国家得到治理,民生得到改善。全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茶叶生产及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对腐败官吏的谴责,展现出赵汝腾的忧国忧民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 其二》是南宋诗人赵汝腾于1241年创作的一首诗篇。此时的赵汝腾在官场生涯中担任着观察使的职务,正负责监督和管理茶马贸易的运作。作为一位文人官员,他常常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在南宋时期,茶叶生产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尤其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出产着许多高品质的茶品。赵汝腾任职的地方正是位于武夷山北苑的一座茶园。在巡视茶园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制茶工艺的精致和高超技艺,同时也对那些为茶业辛勤劳作的人们表示敬意。这些感触使得他以诗歌形式来赞美这片茶园,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尊重。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在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社会动荡、民生疾苦,但茶文化依然在中国社会中享有重要地位。这可以从当时频繁举行的茶宴、茶道活动看出。这首《登北苑焙呈高计使谢庾使 其二》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产生的,表达了作者对于茶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