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谓老见过云今年六十有九将预为周身之防余曰君定未死不如觅钱沽酒耳用戏成拙句赠行
荷锸自随刘伯伦,裸葬旧闻杨王孙。
伟哉二子真旷达,身虽殒灭名独存。
要知形骸本外物,中有妙用超六根。
火风地水归四大,梦幻泡影何足论。
君不见桓魋石椁秦铁户,歌钟未彻野火焚。
不如得钱即沽酒,时时醉倒三家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扛着铁锹跟从刘伶(伯伦是他的字),听说过杨朱和墨翟主张裸葬。
这两位伟人真是豪爽开明,虽然肉体消失但名字仍然流传。
要知道形体和身躯原本都是外在之物,内在有神奇的力量超越世俗的观念。
四大元素:火、风、地、水构成了世界,梦幻、泡沫、影子这些东西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您没看到用石头做棺木、铁器做门户的桓魋,歌颂之声还未停歇就被野火吞噬了。
还不如得到钱就去买酒,时常醉倒在小村庄里呢。
去完善
释义
1. "荷锸自随刘伯伦":"荷锸"是指拿着铁锹,"刘伯伦"是指刘伶,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为人旷达,嗜酒如命。整句话的意思是:刘伶准备好了自己的棺木,随时准备死去。
2. "裸葬旧闻杨王孙":"裸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方式,"杨王孙"是指古时的一个提倡裸葬的人。整句话的意思是:听闻了杨王孙倡导的裸葬方式。
3. "要知形骸本外物":"形骸"是指人的肉体,这句话意思是:要知道肉体不过是外在的东西。
4. "火风地水归四大":这是佛教中的概念,认为宇宙万物由"火、风、地、水"四大元素构成。
5. "桓魋石椁秦铁户":"桓魋"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权臣,喜欢奢侈,"石椁秦铁户"是他建造的豪华陵墓,后来被焚毁。
6. "三家村":指偏远乡村的酒馆。
去完善
赏析
《陈谓老见过云今年六十有九将预为周身之防余曰君定未死不如觅钱沽酒耳用戏成拙句赠行》是一首描绘人生哲学的诗。诗人以荷锸自随刘伯伦和裸葬旧闻杨王孙的故事为例,强调了人身之外的名声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身体不过是个外在的物质存在,而真正的内在精神才是超越物质的存在。这种思想与佛教的四大皆空观念相似,即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唯有内心的智慧和超脱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解脱。最后诗人告诫人们,与其过分关注物质享受,如桓魋的石椁和秦铁户那样,不如尽情享受生活,时时醉倒在三家村这样的地方。这首诗传达了豁达的人生观,主张抛开世俗的烦恼,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陈谓老见过云今年六十有九将预为周身之防余曰君定未死不如觅钱沽酒耳用戏成拙句赠行》是南宋诗人赵汝腾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理宗年间(约公元1225-1264年)。当时南宋正处于金朝和蒙古的侵略之下,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赵汝腾身处乱世,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在诗歌中以陈谓老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陈谓老年近七十,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快乐。赵汝腾对此表示赞同,认为与其担忧生死,不如把握当下,享受生活。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末年人们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虽然社会环境恶劣,但他们仍然努力寻找生活的乐趣,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