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草庐予欲嗣奏聘君草庐寄声止予歌以答之
姑蔑之墟,郡郭之隅。
幽閴兮陋巷,卑渫兮绳枢。
真人兮匵藏,道貌兮山臞。
有时兮过市,徐行兮当车。
天津游兮闻鹃而慨叹,鹿门登兮采药而踌躇。
明月兮啸咏,白云兮卷舒。
我评其人,陶邵之徒。
畴昔岁兮司银台,力抗疏兮征玉庐。
朝奏墨兮欲下,暮出昼兮尼。
诸君一笑兮草芥,余三惜兮璠玙。
拟笺天兮嗣请,近因风兮止余。
仰高致兮慕予,积卑忱兮愿摅。
善不进兮不已,终当谅乎纯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姑蔑废墟的城郭角落,
深邃幽静的小巷,简陋的民居。
隐士如同藏在橱柜里的宝物,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山中。
他们偶尔走过集市,缓缓行走,不受尘世的纷扰。
在天津游玩时,听到杜鹃啼哭不禁感慨;登上鹿门时,采摘草药犹豫不决。
他们面对明月高歌,与白云共舞。
我评价这些人,他们是陶渊明、邵雍一类的人。
昔日他们在银台任职,竭尽全力上疏朝廷,征召玉庐。
早晨上呈谏言书,晚上则走出宫门。
众人不把他们的建议放在眼里,我却珍惜他们的才能如珍宝。
我准备向天请愿,却因风力而止。
我仰慕高尚的品质,愿意把自己的卑微情感表现出来。
美好的品德不能发扬光大,但终究会得到谅解。
去完善
释义
1. 姑蔑之墟:姑蔑,古代越族的一支,位于浙江西部、安徽南部一带;墟,原指村落或废墟,这里代指地理区域。
2. 郡郭之隅:郡郭,城市边缘地区;隅,角落。
3. 幽閴兮陋巷:幽闃,僻静的小巷;陋巷,简陋的住处。
4. 卑渫兮绳枢:卑渫,低矮潮湿的地方;绳枢,用绳子固定的门轴,形容房子简陋。
5. 真人兮匵藏:真人,道家对得道之人的称呼;匵藏,藏在柜子里的意思。
6. 道貌兮山臞:道貌,指道家的风范;山臞,山居之人,泛指隐士。
7. 天津游兮闻鹃而慨叹:天津,即天河,神话中连接天地的大河;杜鹃,又名子规鸟,叫声凄厉,古人常用来表达悲伤之情。
8. 鹿门登兮采药而踌躇:鹿门,即鹿鼎山,位于湖北襄阳,唐代著名道士李耳曾在此炼丹;采药,采集药材。
9. 明月兮啸咏:啸咏,大声吟唱。
10. 白云兮卷舒:卷舒,指云彩的聚散变化。
11. 陶邵之徒:陶邵,指陶渊明和邵雍,二人均为古代著名的隐逸诗人。
12. 畴昔岁兮司银台:畴昔岁,过去的时间;司银台,指负责管理财政工作的官员。
13. 力抗疏兮征玉庐:抗疏,上疏直谏的意思;玉庐,指玉堂,汉代宫殿名,后用为翰林院的别称。
14. 朝奏墨兮欲下,暮出昼兮尼:朝奏,指早朝时进呈皇帝的奏章;暮出,指晚上离开朝廷;昼,指大臣们处理政务的白天时间;尼,阻止。
15. 草芥: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16. 璠玙:璠,美玉;玙,美石。这里指珍贵的玉石。
17. 拟笺天兮嗣请:拟笺,准备给天子的书信;嗣请,继续请求。
18. 仰高致兮慕予:仰,敬仰;高致,高尚的品质;慕予,羡慕我的品格。
19. 积卑忱兮愿摅:卑忱,卑微的诚意;愿摅,愿意抒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隐逸之士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张草庐的形象和境遇,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和淡泊名利的敬仰之情。诗中描述了张草庐生活在幽僻的陋巷,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仍然保持着崇高的道德风貌和高尚的品质。他的形象如同陶渊明和邵雍这样的隐士,在繁华世界中保持着独立的精神追求。诗人也表达了对张草庐的钦佩之情,认为他是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与张草庐予欲嗣奏聘君草庐寄声止予歌以答之》,是南宋文学家、诗人赵汝腾所创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宋理宗嘉熙年间(1237-1240年),这一时期正是南宋国力衰微,战乱频发之时。
赵汝腾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曾经担任过多地的官员,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歌也不例外,它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张草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
在诗中,赵汝腾提到“欲嗣奏聘君草庐寄声”,这表明他想继承前人的事业,为国家献策献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感叹道:“止予歌以答之”,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失望。这种情感与当时南宋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使得许多有识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只能感叹时运不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