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襄阳龙图燕给事庆仆序直禁林
右银仙闼倚云开,孤客缘何待诏来。
一节新恩迂使驿,五花前署隔公台。
英游但喜儒绅集,涸使偏惊吏腕催。
昼槛宝鹓翔帝竹,夕轩瑶斗挂宫槐。
朝无滥吹终逃郭,性有真愚敢望回。
隽老裁篇褒意重,远分江汉濯余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右侧仙境的门户如同云朵般敞开,孤独的旅行者为何等待天子的诏令?
一段新的恩典使驿站变得迂回,五朵花在前任官署中相隔公共舞台。
英才们的游览只喜欢与儒雅的人聚会,干枯的事物只能惊讶于官员的手腕催促。
白天的栏杆犹如珍贵的凤凰在翠绿的竹子中飞翔,傍晚的窗轩宛如璀璨的星星挂在宫殿的槐树上。
早晨没有随意的吹奏可以逃离城市,天性中有真正的愚蠢又怎么敢期望回复呢?
智慧的老者剪裁篇章以表达深深的赞赏之意,遥远的地方像是江河湖泊清洗我身上的尘埃。
去完善
释义
1.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2. 龙图燕给事:官职名称。龙图是唐宋时期官员加衔,表示受到皇帝的宠爱;燕给事指燕地的给事中,为唐代门下省要职。此处借指在襄阳的官员。
3. 仆序直禁林:这里指诗人自己身为文人,被选拔到皇帝身边任职。
4. 英游:指与英俊之才同游。
5. 儒绅:读书人,士大夫。
6. 涸使:指从事劳役工作的使者。
7. 吏腕:官员的手腕,这里借指差遣、驱使官员的人。
8. 宝鹓:凤凰,这里代指皇帝。
9. 帝竹:帝王的竹子,这里借指宫廷。
10. 朝无滥吹:早晨没有无谓的喧闹。
11. 逃郭:离开城市,隐逸山林。
12. 真愚:真实质朴,不矫饰。
13. 隽老:杰出的人物,这里指对方。
14. 裁篇:写诗文。
15. 褒意重:赞美之意深厚。
16. 远分江汉濯余埃:远方的汉江洗净了我的尘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右银仙闼倚云开”描绘了宫殿的高贵与威严,然后自问“孤客缘何待诏来”,表达了自己被选为朝廷官员的困惑。接着诗人以“一节新恩迂使驿,五花前署隔公台”描述了自己的职责和地位。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与同僚们交往的喜悦,以及对自己公务生涯中面临压力的感受。他写到了朝廷的繁文缛节,自己虽身处高位,却并未感到得意忘形,反而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最后,诗人以“朝无滥吹终逃郭,性有真愚敢望回”表达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期许。他认为自己虽然能力不足,但却能始终保持真实的自我,不追求名利,只希望能够在宫廷生活中保持自己的清白。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性格魅力和人格魅力,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答襄阳龙图燕给事庆仆序直禁林》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唱和成为时尚,互相寄诗题词也成为他们之间的一种友谊见证。
在当时,宋庠已是进士出身,文名卓著。他在官场上屡有升迁,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政治斗争和权力角逐。这个时期,北宋的皇帝神宗推行“熙宁变法”,试图改变国家政治经济局面。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学士们一方面关心国事,另一方面也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怀。
宋庠在这首诗中以次韵的形式,回赠给襄阳龙图燕给事,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庆贺他升任仆序直禁林的感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政治抱负和对朝政的关注。总的来说,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源于北宋时期的文人交往、政治变革和个人情感抒发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