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瑞荷

标题包含
瑞荷
西濠本连金水河,天潢之下分余波。 波深水静生物秀,十步百步皆圆荷。 五月浮舟人不见,瑞荷亭亭尤可羡。 连二雕成白玉盘,合欢裁作青油扇。 浣纱女子红莲房,背面照镜匀鲜粧。 斜阳弄影并高盖,下有戢翼双鸳鸯。 人情贵少瑞云美,亦自天和独钟此。 周王嘉禾献同颖,汉皇奇木夸连理。 君不见今年大田所收十万仓,上客为子歌吉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攽(bān),字贡父,号公非,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生于公元1023年,卒于公元1104年,享年82岁。 刘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刘筠是北宋著名的文人,曾任翰林学士。刘攽自幼受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西濠原本连接着金水河,犹如皇家血脉传承千古。 水面平静深邃,滋养着无数生灵,荷花满布,团团如盖。 五月的浮舟藏身其中,令人难以发现,那盛开的莲花尤为吸引人。 雕刻精美的玉盘和轻盈的团扇都似曾相识,如同荷花般清雅。 浣纱的女子手中捧着红莲,就像怀揣着未来的希望;她们对着镜子,精心打扮自己的容颜。 夕阳洒在水面上,荷叶托起阳光,与天空中的浮云相映成趣。其间还有一对对鸳鸯在并肩齐飞。 人们总是向往稀有的美好,因为这也是大自然的偏爱。 当年周王的嘉禾,汉皇的神奇树都是传说,现在却在大田丰收的景象中找到了共鸣。 你看,今年大田里收获的那十万担粮食,如同歌颂吉祥的歌曲一般庆祝着盛世的到来。
去完善
释义
《瑞荷》刘攽 西濠:可能是指西湖一带的水域。 金水河:京杭大运河的一段,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天潢:皇室的代称。 余波:这里指西湖水流向水面的涟漪。 波深:指西湖水面宽阔且深邃。 生物秀:意思是生长在西湖周边的植物特别茂盛。 十步百步皆圆荷:描述西湖周边的荷花数量繁多。 五月浮舟:五月泛舟于西湖。 瑞荷亭亭:形容荷花开得旺盛而美丽。 连二雕成白玉盘:以雕刻工艺赞美荷叶的形状。 合欢裁作青油扇:用合欢树制作青绿色的扇子。 浣纱女子红莲房:描绘妇女在湖边洗纱的场景。 背面照镜匀鲜粧:她们从水面反射的影像中看到自己美丽的妆容。 斜阳弄影:夕阳西下时,荷花在水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并高盖:与高高的荷叶一起生长。 戢翼双鸳鸯:描绘一对鸳鸯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动。 人情贵少瑞云美:人们喜欢稀有且美好的事物。 亦自天和独钟此:这里的瑞荷也受到了天的眷顾。 周王嘉禾献同颖:周朝的君王献上了长势相同的禾苗。 汉皇奇木夸连理:汉朝的皇帝因为神奇的树木而自豪。 十万仓:丰收的景象,意为收成丰富。 上客为子歌吉祥:来自各地的客人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丰收与吉祥如意。
去完善
赏析
《瑞荷》是刘攽创作的一首描绘池塘美景的诗歌。诗人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美丽景象,以及荷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荷花比作周王的嘉禾和汉皇的奇木,寓意国家昌盛、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最后,诗人通过对丰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歌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美学享受和精神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荷》是宋代文人刘攽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时期(公元1023年-1063年),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得到了繁荣发展。 刘攽本人身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深得儒学熏陶,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游历过许多地方,并在士林中具有一定的名声和地位。他对时政的关注、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以及丰富的阅历,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瑞荷的主题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吉祥平安的期盼。同时期,刘攽还有许多类似主题的作品,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造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