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题易村

标题包含
和题易村
路入萦纡半里村,忆达清兴起山阴。 对床喜有人如玉,寄远何劳书抵金。 万壑凉风生骑气,一天离恨更蛩吟。 丈夫对景休儿女,慷慨相期一片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希逢,字可久,号西麓,南宋文人。他生于宋孝宗时期,卒于宋理宗时期,具体生卒年不详。 赵希逢出身世家,他的父亲赵不尤是南宋名臣,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赵希逢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擅长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走入曲折的乡村半里路,回想起和友人一起爬山的美好时光。 高兴的是我的床上还有像美玉般的朋友陪伴,为什么还要劳神费力地用书信来传达情意呢? 一万条山谷吹起了清凉的风,秋天的离愁别绪让蝉鸣更加哀伤。 大丈夫面对此情此景,不应该被儿女情长所束缚,我们应该慷慨激昂地期待那不变的真心。
去完善
释义
1. 路入萦纡半里村:萦纡,意为回旋弯曲;此句意思是沿着曲折的山路进入距离村落半里的地方。 2. 忆达清兴起山阴:忆达,回忆过去;清兴,清雅的兴趣或兴致;山阴,山的北面,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登山过程中感受清风的吹拂。 3. 对床喜有人如玉:形容与友人相对而坐,像玉一般高尚纯洁。 4. 寄远何劳书抵金:寄远,将情感寄托在远方的亲友身上;何劳,何必忧虑;书抵金,此处可能是借用“鲤鱼传书”的故事,指代通过信件传递深情厚谊。 5. 万壑凉风生骑气:万壑,形容众多峡谷;骑气,骑着马儿穿行于山谷之间时产生的凉意。 6. 一天离恨更蛩吟:一天,这里应该是指天空;离恨,离别时的忧伤之情;蛩吟,蟋蟀的叫声,暗含秋天的气息。
去完善
赏析
赵希逢的《和题易村》是一首描绘农村风光与诗人情感的诗作。诗中,诗人以半里的村路、山阴的景色为起点,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宁静祥和的农村景象。在对床喜有人如玉的描述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享受的追求。在寄远何劳书抵金的诗句中,诗人传达出与远方朋友沟通的期待。而万壑凉风生骑气,一天离恨更蛩吟则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致,既表现出自然的壮美,也流露出诗人离别的哀愁。最后两句,诗人呼吁在面对如此美景时,要展现出豪情壮志,体现了作者豁达的胸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让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希逢的《和题易村》创作于南宋时期。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位于北宋之后,元朝之前。这一时期,中国南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在赵希逢创作这首诗歌时,他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在地方上做了一名官员。然而,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严重,他无法施展抱负,最后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哲学、诗歌创作等话题。 在这一时期,南宋的社会背景也相当复杂。一方面,南宋政权与金国、西夏等国家长期对峙,战乱频繁;另一方面,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权臣当道,百姓疾苦重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远离尘世纷扰,隐居于山林田园之间,以抒发内心的忧愤之情。赵希逢也是其中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