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译文:在野外不期而遇的朋友们,一半是因为喜欢这种清幽的环境,一半是因为热爱诗歌的缘故。我们任凭乌纱帽被刺破,任由衣物被竹子刮伤,只为了追求那美味的肉灵芝。闲暇时展开随身携带的几卷书来阅读,用钓来的菰米烹煮美食。即使生病也不需要你的关心与挂念,只要把山中盛开的樱花摘下寄给我一枝,就足以慰藉我的心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鲁望:即皮日休的朋友陆龟蒙,字鲁望。
2. 日休:即诗人自己,皮日休。
3. 抱疾杜门:生病在家休养。
4. 野侣:野外游玩的同伴。
5. 不待期:不需要约定时间。
6. 缘:因为。
7. 乌纱:黑色的头巾。
8. 任岸穿筋竹:任凭岸边的小路穿过竹林。
9. 白袷:白色的夹衣。
10. 从披趁肉芝:顺着风势披上衣服去采摘肉芝。
11. 数卷:几卷。
12. 蠹书:指被虫蛀蚀的书。
13. 棋处展:在棋局旁打开书籍阅读。
14. 几升:指钓到的鱼很小。
15.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可以用来做饭。
16. 病中不用君相忆:告诉对方不必挂念自己的病情。
17. 山樱:山里生长的樱花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春天的野外游玩和寻访美景的情景。前半部分描述了与友人相聚的愉快时光,他们或探讨诗歌,或欣赏竹林之美;后半部分则描绘了作者在病中的生活状态,虽然患病不能出门,但依然可以通过阅读诗书、品味美食来消遣时光。最后两句传达出作者希望友人不需牵挂自己的病情,因为大自然的美景已为他带来治愈的力量。整首诗既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皮日休。此诗创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正值晚唐时期。
在那个时代,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尽管皇帝试图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但由于权力分散、宦官专权等原因,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诗人皮日休在当时以文学才华而闻名,但他也深知社会的黑暗面。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变革之道,期望能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作出贡献。
在这一特殊时期,皮日休因病闭门不出,于是写下这首寄托情怀的诗篇。诗中描述了他对春日田野风光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朋友陆龟蒙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病痛之中,诗人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体现出其坚韧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