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家即事

标题包含
田家即事
小雨初晴岁事新,一犁江上趁初春。 豆畦种罢无人守,缚得黄茅更似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细雨过后,天色转晴,新的岁月开始了。农民们忙着在田间耕种,争取抓住春天的美好时光。种植完大豆的田地无人守护,黄茅草生长迅速,看起来好像有人在耕耘一般。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利登:宋代诗人,字履道,号南塘。 2. 岁事新:指庄稼的新年。 3. 一犁江上趁初春:指在江上耕地播种。 4. 豆畦:种豆的田地。 5. 缚得黄茅更似人:用黄茅扎成人形代替看守豆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田家即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春耕图。首句“小雨初晴岁事新”点明了季节和时间,为春天雨后初晴的情景,象征着万象更新的美好时光。接下来一句“一犁江上趁初春”中,“一犁”是指耕地的农具,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在春季开始耕种田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豆畦种罢无人守”中,“豆畦”指的是种植豆子的田地,暗示了农民辛勤耕耘的场景。而“无人守”则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土地的执着热爱。 最后一句“缚得黄茅更似人”中的“黄茅”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农民辛勤耕耘的精神风貌。整句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即事》是明代诗人利登于洪武年间创作的一首诗。在这个时期,明朝初立,社会逐渐稳定,然而民生依然艰难。身为朝廷官员的利登,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因此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 利登出生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就颇有文名。然而他生不逢时,正值元末战乱,他曾参加红巾军,后因局势动荡而隐居田园。在此期间,他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了解了他们的困苦生活。这段经历为他后来担任地方官时关注民生打下了基础。 在明初那个特殊时期,虽然社会相对稳定,但由于战争破坏和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的生活依然困苦。当时,朱元璋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这让利登对民间疾苦有了更多的认识。因此,他在诗中以田家即事为题,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以此呼吁人们关注民生,关心农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