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沙上月

标题包含
沙上月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鲍溶,字德源,唐朝时期文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润州(今江苏镇江)人,与韩愈、张籍等人交往密切。 鲍溶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历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抒发个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傍晚时分,南边的沙滩在潮水的退去中显得格外明亮,月光洒落在沙滩上,仿佛秋天的雪一般洁净。水面平静无波,没有烟雾弥漫,也没有波涛荡漾,只有一片宁静的、如玉石般明亮的广阔平原。
去完善
释义
《沙上月》: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描绘沙漠夜景的诗。 注释: 1. 南沙:泛指南方的沙滩或沙漠地带。 2. 涵沙:指月光映照在沙滩上。 3. 秋雪:此处指月光映照在沙滩上的银色光芒。 4. 水文:水面波纹。 5. 烟:这里指水雾。 6. 玉田:形容沙滩如玉石般光滑。
去完善
赏析
《沙上月》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一首描绘海边月色的诗作。这首诗以“黄沙”、“月光”、“潮水”等元素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出静谧、宁静的意境。首句“黄昏潮落南沙明”,描述了傍晚时分,潮水退去,露出一片沙滩,月光照亮了这片沙滩的景象。次句“月光涵沙秋雪清”则是对月光与沙滩相互映照的进一步描绘,犹如秋日的雪花洒在沙滩上,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则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潮水褪去后海面的平静,以及月光下沙田如玉石般的光泽和宽广无垠的空间感,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而又美丽的夜景中。全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海边月色的美景呈现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沙上月》是唐代诗人鲍溶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20年左右的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创作这首诗时,鲍溶正值中年,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游历过许多地方,对大自然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感悟。在他的其他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描绘了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唐朝虽然已近衰落,但诗歌创作仍然十分活跃。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歌创作,以此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鲍溶作为一位知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受到了文人士大夫们的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