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仙花

标题包含
凤仙花
何年凤背古仙人,草木之中自化身。 丹袂翠翘秋色里,犹资沆瀣养精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文珦,字叔宝,号云外子。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释文珦出生于浙江杭州,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后来游历四方,足迹遍布江南各地。他在游历过程中结识了许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哪一年凤凰背上的古仙人,在草木之中自我化身为身。在秋天的景色中,身着红裳,头戴翠翘的仙子,依靠着沆瀣的气息来滋养精神。
去完善
释义
《凤仙花》:这是一首描绘凤仙花的诗。 1. 何年凤背古仙人:这里的“何年”表示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凤背古仙人”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神仙,他们居住在凤凰的背上。这句诗表达了凤仙花的来历神秘。 2. 草木之中自化身:这里的“化身”指转换形态或形象。这句诗意味着凤仙花在草木之中自然生长。 3. 丹袂翠翘秋色里:这句诗形容了凤仙花在秋天里的美丽景象。其中,“丹袂翠翘”是红色和绿色的搭配,用来描绘花朵的颜色和形状;“秋色”则点出了季节。 4. 犹资沆瀣养精神:这句诗意味着凤仙花虽然生长在野外,却仍然充满活力。其中,“犹资”表示仍然需要;“沆瀣”原指夜间的水汽,这里用来比喻自然界的滋养;“养精神”则是保持生命力。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凤仙花的诗,诗人从凤凰仙子这一神话传说出发,通过意象的运用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凤仙花的外形和精神风貌。 首先,诗人以“何年凤背古仙人”起句,勾画出一位神秘的凤凰仙子的形象。这个仙人在不知多少年前曾骑凤飞翔,如今在草木之中化身为凤仙花。这里的“何年”和“古仙人”,既强调了凤仙花的古老渊源,也赋予了它神秘的色彩。 接下来,诗人用“丹袂翠翘秋色里”描绘凤仙花的外貌。“丹袂翠翘”分别指凤仙花的花瓣和叶子,红色的瓣、绿色的叶,色彩鲜艳夺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描写使人仿佛看到秋天的景色中,凤仙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最后,诗人以“犹资沆瀣养精神”收尾,赞美了凤仙花的顽强生命力。“沆瀣”本指天地未分时混沌的元气,这里用来比喻凤仙花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在秋风萧瑟的季节,凤仙花依然能够凭借自身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展现出勃勃生机。 综上,这首诗通过对凤仙花的独特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美丽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神话传说的元素,使整首诗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仙花》是宋代诗人释文珦所作的一首描绘凤仙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儒家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多样。 在释文珦创作这首诗时,他已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诗人。他曾游历四方,见识广博,对自然界的美有着独特的感悟。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凤仙花的形态和生长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与此同时,宋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墨客的地位得到了提升。释文珦作为一位僧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