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

标题包含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
唐明皇,自言荣, 金舆翠辇游华清。广寒宫殿凝水晶, 霓裳羽衣沈香亭。沈香亭, 泛流霞,流霞潋滟队五家。 谁知野鹿衔宫花。我欲度度关关有兵, 原作双丹凤,蜚瑶京。 蜚瑶京,隐烟雾, 锦繃酥酪,香囊尘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邓林,原名邓仕均,1928年生于四川蓬溪县。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邓林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邓家驹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唐明皇,自称荣耀,乘着华丽的车驾游览华清宫。在广寒宫中水晶凝结,穿着霓裳羽衣的姑娘们在沉香亭翩翩起舞。沉香亭边,流动的红霞倒映在水中,波光粼粼如五色斑斓。谁能想到这不过是野鹿叼来的皇宫之花。我想渡过一重重难关,回到双凤飞舞的长安。长安城,被云雾环绕,绣着丝带的酥酪,香包上满是尘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唐代的第五位皇帝。这里用他自言荣来指代他在位时的繁荣。 2. 金舆翠辇:指皇家车驾,形容豪华的车辆。 3. 华清:即华清宫,位于陕西省华阴县,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沐浴游玩的地方。 4. 广寒宫殿:此处比喻月宫,在诗中用以借指华清宫的华丽景象。 5. 霓裳羽衣:指霓裳羽衣曲,是唐明皇时期的名曲,描绘了天宫中的仙女翩翩起舞的情景。 6. 沉香亭:是华清宫内的一个亭子,位于温泉池旁。 7. 流霞:原意是指天空流动的光彩,这里比喻流水。 8. 潋滟:形容水流波光粼粼的样子。 9. 队五家: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这里用以表现人群熙攘的热闹景象。 10. 谁知野鹿衔宫花:这里以野鹿衔花的情景喻指天子近臣沾染宫廷荣华的景象。 11. 我欲度度关关有兵:描述作者在行走过程中遇到关卡且有士兵把守的情况。 12. 原作双丹凤,蜚瑶京:表明作者原本期望像双丹凤那样飞离尘世,但未能如愿。蜚瑶京,指的是凤凰飞舞于琼楼玉宇之间。 13. 蜚瑶京,隐烟雾:这句描绘了仙山楼阁云雾缭绕的景致。 14. 锦绷酥酪,香囊尘土:形容贵族子弟奢华的生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鄙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作者邓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技巧描绘了唐明皇奢华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皇室生活的嘲讽和批判。全诗语言华美,音韵和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首先,诗人以“唐明皇,自言荣”起笔,强调了唐明皇的自负与虚荣。接着,诗人描述了唐明皇驾临华清宫的盛况,“金舆翠辇游华清”形象地描绘了皇家车马队的壮观景象。紧接着,诗人又以“广寒宫殿凝水晶,霓裳羽衣沈香亭”描绘了宫廷建筑的富丽堂皇和华美服饰,进一步凸显了唐明皇的奢华生活。 在描绘了华丽的宫廷场面之后,诗人笔锋一转,通过“谁知野鹿衔宫花”表达了对皇室生活的讽刺和质疑。这里的“野鹿”象征着皇宫之外的无辜百姓,他们被皇家的奢侈所淹没,成为权力的牺牲品。这种对比鲜明的手法使得诗人对于皇室生活的批判更加深刻。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唐明皇试图逃避现实的无奈。“我欲度度关关有兵”反映出皇帝在面对国家危机时的无力感。而“原作双丹凤,蜚瑶京”则暗示了皇帝原本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的命运,但最终却未能实现。 最后,诗人以“蜚瑶京,隐烟雾,锦绷酥酪,香囊尘土”收尾,再次展现了皇帝的奢华生活,以及他最终走向衰亡的命运。这里的“隐烟雾”象征着皇帝被权利和欲望所笼罩,无法自拔。而“锦绷酥酪,香囊尘土”则形象地描绘了皇室生活的空虚和无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是唐代诗人邓林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贞观年间(626-649年),正值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邓林正担任朝廷官员,他在长安城目睹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和贵族们的奢侈生活。然而,他同时也关注到社会底层百姓的疾苦,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民生的关心和对统治者的劝谏。 在唐朝初期,国家正处于从战乱走向和平的历史阶段。唐太宗李世民在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国家繁荣,统治者逐渐沉溺于奢侈享乐,忽视民生问题。邓林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诗人,深感忧虑,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