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初晴
碧玉空江漾晓晖,水光浮簟影交飞。
酒昏头重慵扶起,卧看蛟龙上客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碧绿的江水在空中荡漾,闪耀着晨光;水波与竹席的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交织舞动。醉酒头晕的我慵懒地坐起来,斜躺着看着窗外,仿佛看到一条蛟龙跃上了远处的客人衣服。
去完善
释义
1. 碧玉:绿色的玉石,这里指江水。
2. 空江:空旷的江河。
3. 漾:荡漾。
4. 晓晖:早晨的阳光。
5. 水光:水面反射的阳光。
6. 浮簟:浮在水面的竹席。
7. 交飞:交错飞舞。
8. 酒昏:喝酒后的晕眩感。
9. 头重:感觉头沉。
10. 慵:懒洋洋的。
11. 扶起:支撑起身。
12. 蛟龙:一种想象中的动物,常用来形容水中波浪翻涌的景象。
13. 上客衣: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在游客的衣服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江上,在雨过天晴后的清晨所见的景象。诗的首句“碧玉空江漾晓晖”,将江水比喻为碧绿的玉,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清澈和宁静。而“漾晓晖”则表现了太阳刚刚升起,阳光在水面上跳跃的情景。
接下来的“水光浮簟影交飞”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以及船上的竹席与水面的倒影交织在一起的场景。
第三句“酒昏头重慵扶起”,表现了诗人酒后的倦态,头重脚轻,无力起身。然而诗人却以幽默的笔触写出这种状态,表现出他豁达的性格。
最后一句“卧看蛟龙上客衣”,则是诗人以卧姿观赏江水与岸边景色交融的美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诗人在舟中的闲适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到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中初晴》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渊所作。从诗的题目来看,这首诗歌是在作者乘船途中遇到天晴时创作的。创作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164年前后,即南宋孝宗年间。
陈渊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段历史动荡、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段。在此背景下,陈渊作为一名文人,他曾一度科举落第,但他仍然执着于文学创作,力求用笔墨抒发内心情感。他的许多诗篇都表达了对于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在《舟中初晴》一诗中,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赞美和感慨,表现了作者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坚定信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情感都与陈渊当时的人生际遇及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