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尘
凌波起罗袜,含风染素衣。别有知音调,闻歌应自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盈的脚步如同水面的微波,穿起了罗袜。含带着风,将白色的衣服渲染得格外美丽。这首诗中独特的旋律,就像那懂音乐的鸟儿一样,听到歌声,便会翩翩起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凌波:指在水面上行走,此处形容尘土飞扬的样子。
2. 罗袜:丝织品制成的袜子。
3. 含风:带着风,含有风的意味。
4. 素衣:白色的衣服。
5. 别有:另有;特别地有。
6. 知音调:能理解音乐的人。
7. 闻歌:听到歌声。
8. 应自:应该会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咏尘为题,表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悟。诗中的“凌波起罗袜,含风染素衣”形象地描绘了沙尘飞扬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的壮观景象。而“别有知音调,闻歌应自飞”则寓意着诗人与自然的相互共鸣,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敬仰之情。整首诗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尘》是初唐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684年左右,当时唐朝政权更迭频繁,骆宾王正生活在这样的政治动荡时期。
这段时间里,骆宾王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为武则天所赏识,担任过御史台主簿等重要职务。然而后来因为对武则天的专制统治感到不满,他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和人生哲理的诗篇,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操。
这一时期的唐朝社会,正面临着从贞观之治向武则天专制的转变。虽然政治环境相对紧张,但文化方面依然繁荣发展,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这种时代背景为骆宾王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