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美人在天津桥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美丽女子来自东边邻家,从容地登上高高的楼台。她整理衣服时散发出香气弥漫整条路,每走一步,袜子都会扬起尘土。在水下观看她的妆容和影子,眉头如画,月儿般新鲜明亮。请告诉曹植公子,这就是洛水女神再现人间。

去完善
释义
1. 天津桥:洛阳的一座著名桥梁。
2. 东邻:古汉语中表示东方的邻居,这里指代美人所在的村庄。
3. 容与:从容不迫的样子。
4. 整衣:整理衣服,暗示美人的优雅举止。
5. 香满路:香气四溢,形容美人之美令人陶醉。
6. 移步袜生尘:形容美人走路时裙摆摆动,足下的尘土似乎都飘起来了。
7. 水:水面。
8. 妆影:妆容在水中的倒影。
9. 月新:新月的意思,这里形容美人的眉毛像新月一样美丽。
10. 曹子建:即曹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才高八斗”之一。这里借用他的名字,表示赞美美人之美如同洛川女神一般。
11. 洛川神:洛川的女神,这里借指洛神,相传为河洛之神,象征着美丽、智慧、贤淑的女性形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美人姿色的古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人的美丽和优雅。“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点明了美人的出身和地点,凸显了她的尊贵地位。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美人在路上的行姿、香气和脚步声,展示了她优雅的风度和高贵的气质。
诗人还通过水中的倒影展示了美人的妆容和美貌,并以“眉头画月新”表达了她眉宇之间的秀丽之气。最后两句则是对曹子建的寄语,寓意这位美人就如同洛神一般美丽非凡。这首诗通过对美人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她无与伦比的美貌和风度,同时也传达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美人在天津桥》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高宗时期(650-683年)。当时,唐朝正处于盛世,国力强大,文化繁荣。诗人在这一时期的生活较为安定,得以广泛接触社会现实,体察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骆宾王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坚持创作,逐渐在诗坛崭露头角。他的作品以抒写人生失意和感慨世事无常为主,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在唐高宗时期,时代背景对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国家的强盛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另一方面,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对诗人的人生产生了影响。因此,在他的诗作中,既有对盛世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失意的感慨。正是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使得骆宾王的诗歌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