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从军行
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生只有一次回望,英勇气概充盈于全军之中。野外阳光映照在战士们的兵器上,仿佛是闪烁的星辰与利剑共舞。
拉满弓弦,对准那轮明亮的汉月;马蹄疾驰,踏过纷飞的战争尘埃。我不求能够活着回到家乡,只愿以生命报答我的君王。

去完善
释义
"平生一顾念":指此诗作者在关键时刻为众人所注视;“顾念”在此有瞩目之意。
"意气溢三军":表示作者的豪勇之气令全军士气高昂。
"野日分戈影":描述战场情景,日光下战士们握持武器的身影显得鲜明。
"天星合剑文":天空的星辰映照出士兵们的剑影,意指战场如星辰般灿烂。
"弓弦抱汉月":用弓箭对准汉朝的月亮,意指随时准备战斗。
"马足践胡尘":马脚踏过胡人的尘土,比喻战士们奋力作战。
"不求生入塞":表达了舍生忘死的精神,不愿意只身活着回故乡。
"唯当死报君":战士愿意以死来报答君王和国家,表达忠诚的决心。

去完善
赏析
《相和歌辞·从军行》为唐代诗人骆宾王所作。在这首古诗中,作者以豪放、激昂的笔调描绘了将士们英勇抗战的精神风貌。
“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表达了将士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彰显了忠君报国之志。紧接着“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两句描述了战场的景象,阳光下兵器闪耀,天上繁星与剑刃相映成趣,体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则进一步刻画了士兵们的勇敢与坚决,他们紧拉弓弦射向敌人,马蹄所至踏破敌阵,以此表达对敌人的愤慨和对胜利的渴望。最后一句“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更是表现出诗人们誓死抗争的决心,表明他们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国家,为了忠诚而战。
整首诗激情澎湃,鼓舞人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唐朝将士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相和歌辞·从军行》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古代边塞诗。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大约在公元687年前后。在这一年份前后,唐朝正处于对外战争频繁的时期,边疆战火不断,民族矛盾激化。身为文人墨客的骆宾王,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边关将士的崇敬之情,写下了这首《从军行》。
在创作这首诗时,骆宾王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跌宕。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金榜题名。后来,他在初唐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担任过一些官职,但因官场腐败而愤然辞职。在这个时期,他深感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因此将这种情绪寄托在诗歌创作中。
与此同时,唐朝正处于一个由盛转衰的阶段。初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文化繁荣,但到了中唐以后,朝政逐渐腐朽,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骆宾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操和人道主义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