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标题包含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 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 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骈文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号称“长安才子”。据《旧唐书》记载,他年幼即有诗名。后...查看更多
minnie4444
去完善

译文
颠簸奔波苦,闻瓜香未见归。梦中寻锦绣途,放眼倚关山。 劳苦功高愧比霍去病,论封赏又怎及冠军侯?风尘催人老,时光催人倦。 大雁低飞至秋塞,水鸟惊醒于暮色港湾。胡地的霜如利剑,汉地的月是刀刃。 离后边疆的树木犹在,几度相思攀爬。
minnie4444
去完善
释义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为唐朝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歌以战争为背景,表达出对战场环境的描述以及对战争中分别的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本诗将“兵车行”与“思友归”的主题有机结合,既有烽火连天戍楼的景象,又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沉怀念。全诗结构紧凑,韵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下是该诗的字词注释: 1. 蓬转:指战地生活艰苦。蓬,指飞蓬;转,指流转。 2. 行役:出征远行。 3. 金阙路:指通往皇宫的道路。金阙,比喻皇宫。 4. 玉门关:古代中原与西域的分界点之一,这里代指边关。 5. 献凯:献上胜利的旗帜,表示战功。 6. 霍去病:西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曾六次率军远征匈奴。 7. 论封:谈论封赏的事情。 8. 谢班超:东汉名将,因功被封为定远侯。 9. 白首:头白之年,即老年。 10. 红颜:指青春年少时的容颜。 11. 落雁:大雁降落,这里形容边塞秋天的景色。 12. 暝湾:黄昏时分的水湾。 13. 胡霜:北方边境的寒霜。 14. 汉月:汉朝时期的月亮,这里指的是明月。 15. 刀环:古时候用环来装饰刀柄,此处用以形容明亮的月光。 16. 边庭树:边关的树木。 17. 相思:思念之情。 18. 度:多次。
minnie4444
去完善
赏析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是唐朝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以及战事紧急的场面,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和思念之意。 前四句写自己在军中任职无法脱身,羡慕友人能早日返回故乡。“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描绘了战乱时期人们四处奔波、无法安定的生活状况。而友人的回归让诗人感到格外羡慕,心中生出对家乡的美好向往。 中间四句从国家角度着眼,展现唐军在边疆戍守的英勇风貌。诗人以汉代名将霍去病和班超为例,表明将士们在外征战的使命感和荣誉心。然而战争带给人们的除了荣誉还有岁月的摧残和生活的艰辛。 后四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边塞的景色。“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描绘了宁静的边塞景象,以及鸟儿在寒冷夜晚惊醒的画面,表现出战争的紧张与残酷。而“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则突显出唐军的英勇和顽强。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离别之后唯有在梦中重逢,盼望对方平安归来。
minnie4444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684年,武则天篡夺唐朝权柄,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这一年,唐高宗李治驾崩,唐睿宗李旦被迫退位,唐朝宗室子弟不甘为武氏傀儡,起兵讨伐,是为“神龙之役”。此时,诗人骆宾王因世局动乱,辗转流离,恰于此处时逢战事,毅然投笔从戎,奔赴军中。 期间,骆宾王意外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这位朋友及时为他指出避乱之道,使他免于战乱之苦。对此,骆宾王十分感激,于是挥毫泼墨,即兴写下这首《在军中赠先还知己》:“捷如疾风驱鸣蝉,忽见萍乡草已青。是客相逢皆故旧,无僧可话不禅经。”以此表达他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同时感叹世局动乱,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
minnie4444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