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

标题包含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骈文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号称“长安才子”。据《旧唐书》记载,他年幼即有诗名。后...查看更多
littlefinger
去完善

译文
玉虬划破了宁静的夜晚,金色的萤火虫照亮了微凉的夜色。它们带着光芒,好像在映射月光,却又畏惧寒冷,承受不住风霜。 那些光华犹如穿过窗户的彩虹,那些花朵似乎环绕着幽深的洞穴。假如我愿意欣赏这美景而毫不疲倦地下帘幕,那么我会珍惜这些残余的光亮。
littlefinger
去完善
释义
玉虬分静夜: 玉虬:神话传说中的神龙,这里指夜晚时分飞舞的萤火虫。 金萤照晚凉: 金萤:指发光的萤火虫。 含辉疑泛月: 含辉:谓月光闪耀,形容萤火虫的光芒如同月亮一般明亮。 带火怯凌霜: 带火:形容萤火虫尾巴上的亮光,它们在寒冷的季节会显得更加微弱。 散彩萦虚牖: 散彩:指萤火虫的光分散到各处。 虚牖:窗户。
littlefinger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空景象,洁白的玉虬(即银河)横卧在夜空,仿佛与四周的寂静融为一体;而金黄色的萤火虫则照亮了微凉的夜晚。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秋夜的美好与宁静。 颔联写萤火虫的光辉犹如月亮洒下的光芒,它带着火星,却又显得害怕风霜。这一句表现了萤火虫的神秘和柔弱之美,也暗示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继续描绘画面:五彩斑斓的光芒围绕着空无一人的窗户,飘动的花朵环绕着幽深的洞房。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秋日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对细节的关注。 尾联用“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来表达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理解:如果我们像那些不知疲倦的人一样,珍视并善用时间,那么我们就能充分地利用这美好的时光。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夜晚和萤火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littlefinger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骆宾王创作的组诗作品之一。这首诗创作于唐高宗时期,此时正是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骆宾王正值青年时期,他的才华横溢,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然而,由于家族背景并不显赫,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尽管生活境遇并非一帆风顺,但骆宾王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见解。 在这个时代,唐朝国力强盛,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同时,民间对于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也成为了诗人创作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背景下,骆宾王通过描绘秋萤这一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littlefinger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