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夕次蒲类津

标题包含
夕次蒲类津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骈文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号称“长安才子”。据《旧唐书》记载,他年幼即有诗名。后...查看更多
chennnnnnnnnnnnnnnnn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家乡遥望无涯,独在异乡的内心忧虑。山势向南方延伸,河水朝北方流淌。夜幕降临寒风凛冽,秋月照亮边关的秋天。炊烟通着军中的帐篷,烽火狼烟冲上戍楼的楼顶。战场上的战士英勇作战,立下赫赫战功。莫要在别人土地留下失败的记忆,以免被后人嘲笑。
chennnnnnnnnnnnnnnnn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蒲类津:唐朝时期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个军事要塞。 2. 二庭:这里指的是唐朝北部的两个民族政权,即东突厥和西突厥。 3. 归望:这里指希望回到家乡的心情。 4. 南属:指南方的归属,这里是说山路仍然通往南方。 5. 河源:黄河的源头,这里指河水由西向东流。 6. 朔气:北方的寒气,这里指晚风吹来的寒冷气息。 7. 边秋:边疆的秋天。 8. 灶火:做饭的火,这里指军营里的生活设施。 9. 军壁:军队的营垒。 10. 烽烟:烽火台的烟雾,这里指战争的信号。 11. 戍楼:边防的哨所。 12. 龙庭:古代匈奴的首都,这里代指战场。 13. 燕颔:战国时期的名将乐毅被封为燕国丞相,这里代指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14. 兰山: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座山,赵武灵王曾经在此地进行了胡服骑射的训练,使赵国强大起来。 15. 汉国:汉朝,这里代指唐朝。
chennnnnnnnnnnnnnnnn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登临所见的边塞景象开篇,描绘了战争背景下激越壮美的边疆风光。作者用词严谨细腻,彰显了盛唐诗歌的高远气象。诗中由眼前的景色逐渐转向感慨壮志,把诗意引向深入。诗人既表达了自己坚守边关、忠诚报国的信念,又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又寄语友人,勉励他们勿因战争而辱没自己,当奋发向前,为国家建功立业。整首诗韵律和谐,情真意切,展现出诗人非凡的艺术才华和深远的家国情怀。
chennnnnnnnnnnnnnnn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夕次蒲类津》是初唐著名文学家、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684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时期。这一年,由于政治斗争的复杂,武则天临朝称制,废黜了唐中宗李显,使得朝廷政局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骆宾王的个人命运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原本在朝为官,但由于对武则天的不满,被迫辞官回乡。 在归乡途中,骆宾王途经蒲类津(今甘肃武威一带),看到沿途荒凉萧瑟的景象,心生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描绘旅途艰辛和抒发壮志难酬之情的诗歌。诗中描述了旅途中的艰难困苦,以及作者内心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
chennnnnnnnnnnnnnnn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