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途中有怀

标题包含
途中有怀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骈文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号称“长安才子”。据《旧唐书》记载,他年幼即有诗名。后...查看更多
纹纹纹纹纹子
去完善

译文
怀念着楚国音乐的美好,心中却充满惆怅地离开了秦国的边关。像一条干涸的鱼在阳光下的车辙里惊慌失措,又像一只受伤的鸟在飞翔中犹豫不决。 在三川之地,我身着朴素之衣为民调解纷争;而乌皮衣见证了我十次登上归途。别说我没有洁白整齐的牙齿,只是这世俗风气不重视那些美丽的容颜。
纹纹纹纹纹子
去完善
释义
1. 眷然怀楚奏:意指思念故乡。楚奏,楚地的音乐,这里代指故乡。 2. 怅矣背秦关:惆怅地离开秦关。怅,惆怅。秦关,指古代秦国关卡。 3. 涸鳞惊照辙:干涸的鱼群因车马经过扬起的尘土而受到惊吓。涸鳞,干涸的鱼群,这里指贫病交加的人。照辙,车马经过扬起的尘土。 4. 坠羽怯虚弯:飞鸟因为箭矢射向虚空而害怕。坠羽,指飞鸟。虚弯,空中的弯曲,这里指虚张声势的箭矢。 5. 素服三川化:穿着朴素衣服在河中沐浴。三川,三条河,这里指黄河。化,融化,这里指沐浴。 6. 乌裘十上还:穿上黑裘在山上游历。乌裘,黑色的皮衣,这里指普通百姓的衣着。十上,多次上山。还,回来,这里指游历结束。 7. 莫言无皓齿:不要说我没有洁白的牙齿。皓齿,洁白如雪的牙齿。 8. 时俗薄朱颜:世俗轻视红颜。时俗,世俗之人。薄,轻视。朱颜,红润的脸颊,这里代指美女。
纹纹纹纹纹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途中有怀》以旅途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世俗的看法。首联“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通过“眷然”和“怅矣”两个词传达出诗人在旅途中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即将远离故土的无奈与感慨。颔联“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则用生动的形象描绘出旅人孤寂无助的心情,“涸鳞”和“坠羽”分别象征着旅行者困乏潦倒的生活状态,而“惊照辙”和“怯虚弯”则表现出游子们对于未知命运的忧虑与惶恐。颈联“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尾联“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则以轻松的语气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的讽刺和蔑视,并表现出其豪放不羁、傲骨凌霜的气概。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种种情境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纹纹纹纹纹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途中有怀》是初唐诗人骆宾王在外出途中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680年,正值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期。此时,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武则天逐渐掌握了实权。骆宾王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对国家的政治形势尤为关注。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在这个时期,骆宾王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多次科举不第,仕途不顺。然而,这并未影响到他对诗歌的热爱和才华的展现。他在旅途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抒发自己的情感,记录所见所闻。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唐朝社会正经历着从初唐到盛唐的过渡。尽管国家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但民间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昌盛。这使得骆宾王能够在旅途中接触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纹纹纹纹纹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