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水

标题包含
咏水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骈文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号称“长安才子”。据《旧唐书》记载,他年幼即有诗名。后...查看更多
软风2015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描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清澈的河流、月光照耀下的水面、盛开的桃花等。 译文:河流蜿蜒穿越大地,支流汇入天津。水面在月光下闪烁,如同一块明亮的宝石;桃花盛开,犹如春天里的美景。阳光照射在水面上,如同石头的纹理;柳树倒映在水中,就像鱼儿游动。最后,河水最终汇入大海,代表着纯净美好的人际关系。
软风2015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地纪:即地理之纲纪。这里指河流众多,地域广大。 2. 疏派:分流的支派。这里指黄河的分派。 3. 天津:指天河。这里是比喻黄河之水如同天河的支流。 4. 波随月色净:形容河水清澈,月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5. 态逐桃花春:形容河水的形态如同春天的桃花,生机勃勃。 6. 照霞:形容河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彩霞一般。 7. 隐石:形容河水清澈,可以照见水底的石子。 8. 映柳似沉鳞:形容河水清澈,可以映照出水底的游鱼。 9. 挹上善:挹,舀取;上善,指最高境界的美德。这句话是说,最终应该汲取黄河的高尚品质。 10. 属意澹交人:澹交,淡泊之交,指真正的朋友。这句话是说,应该把这种高尚的品质传给真正的朋友。
软风2015
去完善
赏析
《咏水》是一首描绘水的诗,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水的多种形态和美好特质。在诗中,水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水所象征的意义被巧妙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前两句“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表明水是万物之源,它的分布广及大地、汇聚于天河。诗人用这样的开篇点明水的地位和重要性,强调水之滋养万物的特点。 接下来的四句“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分别描绘了不同情境下的水之美:月光下,水波粼粼;春天里,水流动活泼。水中映出的晚霞像隐藏着石头,映照的柳条则如同鱼儿在水中游动。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充分展示了水的变化多端、神秘莫测的特点。 最后两句“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意味着水有润泽万物的美好品质,因此人们应该向水学习,做一个心地纯洁、乐于助人的君子。这里不仅揭示了水的哲学内涵,更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软风201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水》是初唐时期著名文人骆宾王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658年左右,此时正值唐高宗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在这个时期,骆宾王成为了一名文坛新秀,他的诗歌才情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创作《咏水》时,骆宾王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官员,但后因故被贬,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对水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他也借助水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和世事的无常。 从时代背景来看,这一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凸显,民间疾苦日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骆宾王的诗作也反映出了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他以咏物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软风201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