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临海有怀
天涯非日观,地屺望星楼。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
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欲知凄断意,江上涉安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天涯并非整日观赏,仰望星星之地也并非没有边际。光芒如舞动的白练,扰乱了马的视线;剑气直冲云霄,与天际相连。傍晚时分的苏州笼罩在湿润的草色中,叶落的声音宣告着秋天的到来。想要知道这悲伤的情绪从何而来,便要经历江上的平静流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地屺望星楼:地屺(qǐ),指地域狭小。望星楼,这里指的是传说中的仙楼。这句意思是,虽然身处狭小的土地上,却向往着天上的仙楼。
2. 练光摇乱马:练光,指月光如水。这句意思是,月光如水,马儿在光影中行走,显得有些混乱。
3. 剑气上连牛:剑气,形容宝剑的光芒。这句意思是,宝剑的光芒照射到天空,与星星相连。
4. 草湿姑苏夕:姑苏,即苏州。这句意思是,傍晚时分,苏州的草地被雨水打湿。
5. 叶下洞庭秋:洞庭,即洞庭湖。这句意思是,秋天的洞庭湖边,树叶纷纷落下。
6. 欲知凄断意:欲知,想要知道。凄断意,指悲伤的心情。这句意思是,想要了解那悲伤的心情。
7. 安流:平稳的水流。这句意思是,渡过平静的水流。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怀念故土的情怀。首联以“天涯”和“地屺”两个意象分别描绘了辽阔的天际和远方的星楼,表现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颔联中的“练光”与“剑气”形象生动,展示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颈联中的“草湿姑苏夕”和“叶下洞庭秋”则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尾联中,诗人借“安流”二字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久客临海有怀》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所作。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675年,当时骆宾王正寓居浙江临海一带。在这一年里,他因多次科举考试不第而滞留他乡,生活颇为困顿。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的国势渐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朝廷内部的宦官权臣和藩镇割据势力相互勾结,削弱了中央集权,导致民生疾苦。身处乱世之中,骆宾王虽才学出众,却难以施展抱负,无奈地度过了漫长岁月。
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抒发了久客异乡、壮志难酬的感慨。通过对故乡山水、亲友离散的思念,以及时光荏苒、年华虚度的忧虑,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振兴国家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