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会郑氏昆季林亭

标题包含
夜会郑氏昆季林亭
卷帘圆月照方塘,坐久尊空竹有霜。 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干(809年-约880年),字雄飞,号玄英子,唐朝晚期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方干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因性格耿直、不愿趋炎附势而未被录取。此后,他放弃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洒满池塘,帘子映照其中;坐久了,杯中的酒已喝完,竹子表面都结满了寒霜。突然一阵风吹过,白犬吠叫着,大雁受惊而起,但它们依然能够保持队形,飞成一排。
去完善
释义
1. 卷帘:指窗帘或门帘卷起。 2. 方塘:方形池塘。 3. 坐久:久坐不动。 4. 尊:酒杯。 5. 竹有霜:竹叶上沾有霜露。 6. 白犬:白色的狗。 7. 吠风:狗因察觉到风吹草动而吠叫。 8. 雁起:大雁飞起。 9. 旋:立即,马上。 10. 行行:一排排整齐的队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夜会的场景为主题,描绘了月色、竹林、风声和雁群等元素。首句“卷帘圆月照方塘”描述的是在明亮的月光下,池塘倒映着皎洁的月亮,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接着的“坐久尊空竹有霜”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独自在竹林中品茗论诗的心境。接下来的“白犬吠风惊雁起”通过描绘白犬的吠叫和风声中的雁群飞起,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动感的氛围,与前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的“犹能一一旋成行”则表现了雁群的团结精神和纪律性,尽管受到外界干扰,仍能保持队形整齐划一。整首诗动静结合,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会郑氏昆季林亭》是唐朝诗人方干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68年,此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在这段时间里,方干作为一位有才华的文人,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败,这使得他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了怀疑。然而,他的诗歌作品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这使他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喜欢相聚畅谈,交流诗歌创作心得。郑氏昆季是当时的一位富商,他们热衷于结交文人雅士,经常在家中举办诗酒之会。这首《夜会郑氏昆季林亭》就是方干在参加这样的聚会时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