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紫芝宿双岭

标题包含
同紫芝宿双岭
本作翠岩游,反成双岭留。 云深山易晚,雨过寺如秋。 野水连青竹,残僧半白头。 上方成共宿,剧语到元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游玩翠岩时,没想到却在双岭停留。 山中的云朵显得天色已晚,雨后的寺庙犹如秋天的景色。 溪水与青竹相接,僧人满头白发略显沧桑。 在寺院住下共同夜谈,谈论着最深的学问。
去完善
释义
1. 翠岩:青山绿水的形象描绘,这里指作者原本计划游览的地方。 2. 双岭:位于四川省的风景名胜,山峦重叠,景色秀丽。这里是诗人实际抵达并投宿之地。 3. 云深: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山间云雾弥漫。 4. 雨过:指雨后初晴,空气清新的景象。 5. 野水:指山水汇聚形成的河流或小溪。 6. 青竹:绿色竹子,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7. 残僧:指年老的僧人。 8. 上方:指寺院的高层建筑,即佛堂。 9. 剧语:激烈辩论,深入探讨哲学问题。 10. 元幽:指的是道家学说中的“玄”,这里指对人生哲学的深度思考。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翠岩”与“双岭”的对比起笔,展现自己曾计划出游翠岩却因种种原因最终选择留在双岭的场景。次联描绘双岭景色,傍晚时分山中的云朵翻涌使得天空显得深邃,雨后寺庙和周围环境仿佛沐浴在秋天之中。颈联对仗工整,野水、青竹、残僧、白头并列,形成了极具层次感的画面。尾联以“上方”为线索,表达了与朋友在此地共同夜宿时谈论玄理时的愉悦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以及与朋友夜语的深切体验,展现出诗人在闲适生活场景中对哲理的思考与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同紫芝宿双岭》是南宋诗人杜耒所作。诗歌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05年(南宋宁宗开禧元年)左右,当时正值宋金对抗时期,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权相对稳定但民生疾苦颇重。杜耒生活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作为一位关注国家命运的文人,他因官至监税而尝尽了宦海浮沉之苦。 在同时间段内,南宋朝廷在抗金问题上表现出摇摆不定的态度,时而积极备战,时而又谋求议和。这种政治环境使得许多有抱负的文人志士感到迷惘和无助。杜耒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他与友人共度山水的情景,表达了远离尘世纷扰、向往自然宁静的愿望。这首诗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又充满了超然物外的洒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