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苕溪 其二

标题包含
苕溪 其二
风掠篷窗两鬓秋,生涯无岁不扁舟。 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风吹拂着窗户,使人的两鬓染上了秋天的色彩,人生无论何时都像在船上一样摇晃不定。想要通过写诗来排遣忧愁,却没想到写成后每一句都充满了哀愁。
去完善
释义
1. "苕溪":诗人杜耒是浙江安吉人,安吉有条苕溪,是诗人的故乡的象征。 2. "两鬓秋":指的是白发渐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的老态。 3. "生涯无岁不扁舟":扁舟是指小船,这里比喻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4. "吟诗本欲相消遣":吟诗原本是为了排解忧愁的,但这里的“相”是诗人自指。 5. "及到吟成字字愁":这句表明写诗不仅没能消除诗人的苦闷,反而使得这种情绪更加深重。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风掠篷窗两鬓秋”开篇,表达了自身经历的风霜与漂泊之感。接着通过“生涯无岁不扁舟”表达出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则强调了尽管试图借诗歌排遣忧虑,但每一句诗篇却越发加重了内心的沉重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深刻感慨,以及情感无法藉由写诗消解的失落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苕溪 其二》是南宋诗人杜耒创作的一首描绘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19年,即南宋嘉定十二年。 在这个时期,杜耒正遭受着人生中的一系列困境。他身为南宋文人,一生奔波仕途,却屡试不第。他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寻求精神寄托,对祖国山河抱有深沉的热爱。正因如此,当他游历苕溪时,内心感慨良多,便写下了这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王朝已经走向衰落,北方的金国逐渐崛起,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仍然繁荣发展,人们热衷于诗词歌赋,纷纷投身文学创作。杜耒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