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即事
杨柳丝丝弄淡黄,怯寒燕子未归梁。
晓迷芳草骓騣湿,夜宿闲花蝶翅香。
得句自惭非子美,赏音犹恐误中郎。
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嫩黄的柳条轻轻摆动,胆小的燕子尚未回到屋檐。
清晨时分,沾满露水的马蹄渐渐湿润;夜晚之时,停憩的花朵散发出蝴蝶翅膀的香气。
我对自己所创作的句子感到惭愧,因为这并非出自杜甫那般才华横溢的诗人之手;尽管如此,仍然希望有知音能赏识这些诗句,就如同当年蔡邕曾有幸得到伯喈之音的认同。
让我们约定在春花前共醉一场,别让春光匆匆流逝,错过海棠花开的时刻。
去完善
释义
1. 华岳:南宋诗人。
2. 早春:春天刚刚到来的时节。
3. 即事:根据当前的情境创作诗歌。
4. 杨柳丝丝:形容春天的柳树嫩芽。
5. 弄淡黄:指嫩绿的柳叶呈现出淡淡的黄色。
6. 怯寒燕子未归梁:因为天气还比较寒冷,燕子还没有回到旧巢。
7. 晓迷芳草:在清晨时分被芳草遮住视线。
8. 骓騣湿:马蹄沾湿。
9. 夜宿闲花蝶翅香:晚上停在闲置的花朵上的蝴蝶翅膀发出香气。
10. 得句自惭非子美:得到诗句之后,自我惭愧不是杜甫那样的才子。
11. 赏音犹恐误中郎:担心别人不能理解自己的诗意。
12. 愿言相约花前醉:希望能在花前把酒言欢。
13. 莫放春容过海棠:别让春光溜走,错过欣赏海棠花的时刻。
去完善
赏析
《早春即事》华岳: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象的诗词。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杨柳丝丝弄淡黄,怯寒燕子未归梁”:这两句描绘了初春时节,杨柳嫩绿,燕子尚未归来的场景。作者用“淡黄”来形容杨柳的新绿,生动形象;同时,“怯寒燕子未归梁”也传达了早春的寒气仍未完全消退的特点。
“晓迷芳草骓騣湿,夜宿闲花蝶翅香”:这两句则进一步描述了春天的早晨和夜晚。在清晨,露水使得草地变得湿润;而在夜晚,蝴蝶在花朵上栖息,散发出阵阵香气。
“得句自惭非子美,赏音犹恐误中郎”: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字子美)和东汉的中郎将周顗。这表明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要求很高,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够达到杜甫的水准,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欣赏能力有误,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价值。
“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希望能够在花前尽情陶醉,享受这美好的春光,不要让它轻易流逝。这里的“春容”指的是春天的容颜,而“过海棠”则表示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过去,海棠花的盛开意味着春天的尾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春即事》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华岳创作于公元1149年前后。
在这一年里,华岳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因多次上疏弹劾权臣而遭到排挤,最终被贬至福建建安。在这期间,华岳深刻地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往往能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金兵屡次南下侵扰,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环境下,华岳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这种背景下,华岳创作了这首《早春即事》,以早春的景象寓意国家民族的危机,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