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秋望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
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
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风把客人送上栏杆,万里的天空没有一片云,显得世界如此广阔。碧波荡漾的秋水连接着天空,傍晚的晚霞染红了太阳。花朵摇曳着仿佛在跳舞,枝条柔软;美酒入了诗人的肚子,诗句也不觉寒冷。从古到今有多少遗憾,一起融入杯中的美食中。
去完善
释义
1. 西风:秋天的风。
2. 阑干:高楼的栏杆。
3. 宇宙宽:天空辽阔。
4. 秋水:秋天的江水。
5. 碧连天:形容江水与天相接,一片碧绿。
6. 暮霞:傍晚的晚霞。
7. 红映日三竿:夕阳映照在高空,距离地面还有三竿之高。
8. 花摇舞帽:用花朵摆动描绘出跳舞的画面。
9. 枝犹软:形容树枝柔软。
10. 酒入诗肠句不寒:喝了酒后,诗歌创作热情不减,诗句温暖人心。
11. 古往今来:从古至今。
12. 恨多少:指累积了多少忧愁。
13. 收拾付杯盘:将所有愁绪都寄托在杯盘之间,以酒消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酒楼上的所见所思。首句“西风吹客上阑干”中的“西风”象征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而“吹客上阑干”则暗示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心境。第二句“万里无云宇宙宽”则以广阔的视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放。
接下来的两句“秋水碧连天一色,暮霞红映日三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其中,“秋水碧连天一色”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辽阔,而“暮霞红映日三竿”则暗示了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两句“花摇舞帽枝犹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赋诗来排解内心的愁绪。这里的“花摇舞帽枝犹软”象征诗人身处繁华之中的孤独与无奈,而“酒入诗肠句不寒”则表示诗人以酒为灵感,抒发心中的情感。
最后一句“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这里的“古往今来恨多少”意味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是无法避免的,而“一时收拾付杯盘”则表示诗人希望将这些情感寄托于酒杯之中,从而求得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酒楼秋望》是南宋诗人华岳的一首词。这首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此时华岳因上书弹劾韩侂胄而触怒权臣,被捕入狱,流放岭南。在流放期间,他深感百姓疾苦,对朝政的忧虑更加深切。因此,这首词反映了华岳在被贬谪后忧国忧民的心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在宋宁宗时期,朝廷内部斗争激烈,韩侂胄独揽大权,排除异己,使得政治腐朽,民生疾苦。在这种背景下,华岳挺身而出,上疏弹劾韩侂胄,结果反遭陷害,被贬岭南。在此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困苦生活,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愈发强烈。
《酒楼秋望》一词正是华岳在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词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流放期间的孤独、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表达了对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