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沿漕宰

标题包含
呈沿漕宰
长亭不作马蹄迂,一叶孤蓬入帝都。 星布关津皆自放,雷封纂节独相拘。 可怜罔市千般有,谁信虚舟一物无。 为祝琴堂早催发,片帆连夜过姑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华岳,字子西,号翠微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义士。他生于公元1109年,卒于公元1138年,浙江青田人。 华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关心国家大事。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金兵入侵中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亭不再曲折难行,一片孤独的叶子驶向首都。 关卡和渡口都在自我放纵,只有雷封地区还在严格把关。 可悲的是市场上有无数商品,但谁相信空船上一无所有呢? 希望早点催促起航,让那片帆在夜色中穿过姑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呈:恭敬地献上。 2. 沿漕宰:沿指水路,漕是运输粮食,宰即长官。此处的沿漕宰是指负责水上运输粮食和征收税务的长官。 3. 华岳:南宋诗人。 4. 长亭:古代路边供人休息的亭子。 5. 不作:不做,不产生。 6. 马蹄迂:指路途遥远。 7. 一叶孤蓬:形容船只小且孤单。 8. 帝都:皇帝的京城,这里指临安(今杭州)。 9. 星布关津:形容关卡多如繁星,遍布各处。 10. 雷封纂节:比喻严格的管理制度。 11. 独相拘:指严格的制度和规定让从事水运输粮的人感到束缚。 12. 罔市:市场上的各种货物。 13. 虚舟:没有载货的空船。 14. 琴堂: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15. 催发:催促出发。 16. 片帆:一片帆,形容船只小。 17. 姑苏:苏州的别称,这里用来代指江南地区。
去完善
赏析
《呈沿漕宰》是南宋诗人华岳的一首描绘水运旅程的诗。诗中以“长亭不作马蹄迂”和“一叶孤蓬入帝都”开篇,展现出一路上的水陆交替景象。接着通过描述关卡和航道的疏于监管与漕运官员的严格把控,表现出行程中遭遇的差异。紧接着诗人用“可怜罔市千般有,谁信虚舟一物无”这句表达他对沿途贩卖盛行以及官场复杂事物的看法,同时呼吁官员要关心民生疾苦。最后,他以“为祝琴堂早催发,片帆连夜过姑苏”结尾,表明了对朝廷早日派遣得力官员治理水道的愿望,希望船只能尽快畅通无阻地通过姑苏一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生福祉的热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沿漕宰》是南宋诗人华岳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86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一年里,华岳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曾担任军中的文职官员,但因直言不讳,多次上疏弹劾权臣而遭贬谪。这一时期,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国力日衰,金兵屡次南侵,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华岳目睹了这一切,深感忧虑。他深知国家的危机,渴望能有所作为,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他的才华和抱负并未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反而屡遭打压。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呈沿漕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权者的不满。 诗中写道:“民膏民脂不自由,怨声载道倚吕候。”这反映出当时民间疾苦重重,百姓被剥削,生活困苦,对朝廷充满了怨恨。华岳借此向沿漕宰倾诉,期望他能关心民生,整顿朝政,为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安宁做出贡献。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