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徐商卿
十年忧患谪东南,万事于心了不关。
病去只愁双足软,老来且喜一身闲。
人情无处便生怨,天道有时犹好还。
大抵久长居富贵,到头天意亦须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谪居东南十载年华充满忧虑,世间万物内心已不再关注。
康复之际只担忧双腿乏力,老年时分庆幸一身轻松自在。
人生处境常遭抱怨种种,然而天道终究会将一切归还。
毕竟长久以来享受荣华富贵,最后天命也需适度遏制。
去完善
释义
1. 徐商卿:未知具体所指,可能为作者友人或共同受到贬谪的人士。
2. 十年忧患谪东南:指作者被贬谪到东南地区已有十年之久。
3. 万事于心了不关:表示作者对这些年的经历都已经放下,不再关心世事。
4. 病去只愁双足软:指作者在疾病康复之后,担心自己的双脚软弱无力。
5. 老来且喜一身闲:年老的时候能过上清闲的生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6. 人情无处便生怨:人们总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和人产生抱怨和矛盾。
7. 天道有时犹好还:自然界有时候会给人好的回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8. 大抵久长居富贵:长久地处于富贵中,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
9. 到头天意亦须悭:最后如果天意决定让你遭受挫折,你也会感到生活的艰辛。
去完善
赏析
《呈徐商卿》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经历过人生坎坷的老者,在历经磨难之后,逐渐看透世事,以一种从容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情景。诗人以“十年忧患谪东南”起笔,表达出自己曾经遭受过长期的困苦和不幸。而接下来的“万事于心了不关”则透露出一种豁达的心境,即生活中的种种纷扰,诗人已经能够做到无动于衷。
诗人在第二联中,通过“病去只愁双足软,老来且喜一身闲”描述了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内心却非常平静的状态。这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韵味。
接下来,诗人写道:“人情无处便生怨,天道有时犹好还。”这句诗词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们总是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产生怨恨,然而天道自有轮回,有时候命运终究会给予补偿。这表明了诗人相信善恶有报,命运的轮盘总会在某个时刻转动。
最后两句“大抵久长居富贵,到头天意亦须悭。”诗人告诫我们,长久地处于富贵的地位并不是好事,到头来很可能天意也会对此有所吝啬。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那就是在富贵与贫贱之间寻找平衡,才能让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徐商卿》是南宋著名词人华岳所作的一首词。据历史资料记载,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南宋初期,距离靖康之耻(1127年)不过数十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复杂。
在这个特殊时期,华岳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他受家庭教育熏陶,饱读诗书,有才情;另一方面,他亲身经历了金人的侵略和朝廷的无能,对现实充满了忧虑和愤怒。这种人生际遇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在南宋初期,由于金人的侵略,国家领土沦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朝廷腐败无能,统治者沉溺于奢侈的生活,政治黑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华岳的词作往往带有深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作品既有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文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