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锺子严
那条路不通长安,莫把心肠独自剜。
有酿何须儿索饮,无肴徒劝客加餐。
千金不赏思归楚,万户无封愿识韩。
大抵利名些子耳,几多寡杰被萦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条道路无法通往长安,请不要独自承受内心的痛苦。
有酒不必强求他人共饮,没有佳肴也要请客人进食。
拥有财富也难以找到回家的路,情愿得到小小的封赏以认识韩愈。
名利不过是虚无的东西,多少杰出之人也被它所困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安:古代中国首都,这里指代政治中心或理想的境地。
2. 心肠独自剜:表示心情沉重,难以排解。
3. 有酿何须儿索饮,无肴徒劝客加餐:用酒和菜肴象征财富和地位。
4. 思归楚: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这里代表诗人的故乡。
5. 万户无封愿识韩:韩,指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曾受封为齐王。这里表示诗人希望自己能被赏识。
6. 大抵利名些子耳,几多寡杰被萦绊:表达名利对人的束缚,以及很多杰出的人才因此受到拖累。
去完善
赏析
《呈锺子严》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人生哲学的道理。首联“那条路不通长安,莫把心肠独自剜”表达了诗人对名利之路的失望和劝告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名利,以免伤害自己。颔联“有酿何须儿索饮,无肴徒劝客加餐”以比喻的手法说明了生活中的美好时刻不一定需要奢华的宴会和美酒佳肴。颈联“千金不赏思归楚,万户无封愿识韩”表明了诗人向往自由生活、珍视友情和人品的价值观念。尾联“大抵利名些子耳,几多寡杰被萦绊”则进一步强调了名声和利益并非人生的全部,那些执着于名利的人往往会被束缚和困扰。总的来说,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并对名利富贵的超脱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锺子严》是南宋诗人华岳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时期,宋金关系紧张,岳飞被冤杀,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而与此同时,赵构、秦桧一党擅权,排斥忠良,文恬武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身为武将的华岳对于国家现状深感忧虑,决心以诗歌表达他的忧国之心和对时局的愤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