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明应仲出季长近诗二首次韵寄之 其一

标题包含
明应仲出季长近诗二首次韵寄之 其一
露叶朝阳沃枣桑,暑风吹鬓荡莲香。 已欣点水蜻蜓款,更觉营巢燕子忙。 翠浪舞翻争涨垄,黄云割尽想登场。 小楼楯瓦谁庭院,弱柳多情故掩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德洪(1071-1128),俗姓陈,字觉范,自号寂照居士,又号十方。北宋时期著名诗僧、书画家。 释德洪出生于浙江余杭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露水滋润着朝阳下的枣树和桑树,炎热的夏风吹动着我的头发,同时带来了莲花清香。 我欣赏着在水面轻盈掠过的蜻蜓,又感叹着筑巢忙碌的燕子。 绿色的稻浪在田间翻滚,金黄的稻谷等待着收割。谁家的小楼镶嵌着琉璃瓦,娇柔的柳枝多情地将其遮掩。
去完善
释义
1. "露叶":指清晨带有露水的叶子。 2. "朝阳":早晨的阳光。 3. "沃":灌溉滋润。 4. "枣桑":枣树和桑树。 5. "暑风":夏天热风。 6. "鬓":头发。 7. "荡":摇动,飘荡。 8. "莲香":莲花香气。 9. "已欣":已经令人愉快。 10. "点水蜻蜓":蜻蜓在水面掠过时只是轻轻地点一下水面就离开,比喻对事物或情况只是一知半解,并未深入理解。 11. "款":轻柔地触碰。 12. "更觉":更加觉得。 13. "营巢":搭建鸟巢。 14. "燕子":一种鸟类,春天来,秋天去,喜欢与人亲近。 15. "翠浪":绿色的波浪,形容庄稼的生长景象。 16. "舞翻":舞动翻滚。 17. "涨垄":农田中因水分积聚而显得饱满的土地。 18. "黄云":丰收的田野如金黄色云朵覆盖大地。 19. "割尽":收割完毕。 20. "登场":把谷物运到场上晾晒。 21. "楯瓦":用瓦片砌成的一种护窗。 22. "弱柳":柔弱的柳树。 23. "多情":情感丰富。 24. "故掩藏":故意隐藏起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美和季节的变换。在炎炎夏日中,露叶朝阳、沃枣桑的场景与古诗中的“雨露滋嘉谷,朝阳照绿桑”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出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 接下来的诗句“已欣点水蜻蜓款,更觉营巢燕子忙”,以蜻蜓款飞、燕子忙碌营巢的景象展现夏季生机盎然的氛围。而“翠浪舞翻争涨垄,黄云割尽想登场”则展现了作物生长的繁茂与丰收的希望,翠浪翻舞意味着绿浪滚滚、一片繁荣,而黄云割尽则暗示稻谷成熟,丰收在即。 最后一联“小楼楯瓦谁庭院,弱柳多情故掩藏”,虽不如前几句那么生动形象,但也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生活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歌颂了自然界的美好和谐,表达出诗人热爱大自然和生活的情怀。同时,诗人通过对蜻蜓、燕子等微小生物的关注,体现了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灵的关注,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感悟和哲学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明应仲出季长近诗二首次韵寄之 其一》是北宋时期诗人释德洪(1071-1128)的作品。释德洪是南宋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的诗才横溢,被誉为“诗僧”。他生活在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金兵入侵,国家内忧外患。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释德洪的生活也颇为坎坷。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但随着金兵的入侵,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在战乱中失去了家园,不得不四处流浪,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也与释德洪的诗密切相关。北宋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金兵的入侵更是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而,这个时期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许多文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释德洪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