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
浩浩霜风万木寒,高吟大醉出长安。
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漫天寒霜下的树木显得萧条,高亢激昂地吟唱饮酒之后离开长安。只手拿着一卷记载着炼金术秘诀的书,这个世界上有谁能够看懂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浩浩:指大风,形容风力强大。
2. 霜风:寒冷的北风。
3. 万木寒:指冬季严寒的景象。
4. 高吟:大声歌唱,这里指诗人抒发豪情壮志。
5. 大醉:饮酒过量,这里表示诗人的狂放不羁。
6.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这里代指京城。
7. 杖头:指手杖顶端。
8. 一卷:指一本。
9. 金丹诀:道教炼丹的秘籍。
10. 尘世:俗世,指人间。
11. 借得看:借来阅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送别情感的诗歌。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浩浩霜风万木寒”的景象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氛围,这种氛围往往使人感到离别时的哀伤。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朋友“高吟大醉出长安”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即将分别的无奈。紧接着,诗人通过“杖头一卷金丹诀,尘世何人借得看”的诗句,传达了这一份深厚友情的独特之处:那是一份珍贵的友谊,犹如道教中的金丹秘诀,是尘世间难得一见的瑰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冯尊师德之出长安》是北宋诗人潘阆在公元985年左右创作的。潘阆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统一中国后,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然而在表面繁华背后,民间矛盾和阶级斗争仍然激烈。
潘阆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他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息息相关。他曾在开封当过京官,但壮志未酬的他后来放弃了官职,选择在山水之间寄情寓志。他的诗大多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慨叹和对世事的无常之感。
在创作这首诗时,潘阆可能正身处与友人分别的情景之中,也许是他自己将要离开长安,也许是送别友人的离愁。这样的离别,让他对友谊、岁月和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对冯尊师未来旅程的想象,潘阆也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