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庙
留侯仗奇策,十年藏下邳。
狙击秦始皇,独袖紫金椎。
兹为少年戏,聊夸游侠儿。
退学黄石书,始见事业奇。
两龙斗不解,天地血淋漓。
摄袖见高祖,成败由指麾。
重宝啗诸将,峣关遂不支。
斥去六国谋,辍食骂食其。
卒言信布越,可以为骑驰。
余策及太子,四老前致词。
立谈天下事,坐作帝王师。
功名竟糠粃,拨去曾亡遗。
往从赤松游,世网不能羁。
韩彭死铁钺,萧樊困囚累。
荣辱两不及,孤翮愈难追。
陈留本故封,道左空遗祠。
两鬼守其门,帐坐盘蛟螭。
威灵动风云,飘爽回旌旗。
我来谒祠下,文章竟何为。
长啸咏高风,三日不知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留侯凭独特计策,隐身于下邳十载。
曾经狙击秦始皇,英勇如紫金椎。
此举原是少年嬉戏,但更显其侠义豪情。
废学攻读黄石公之书,才能终于初现神奇。
天下纷争犹如双龙恶斗,局势激荡人心血沸腾。
运筹惟幄间已可见刘邦(高祖),功败垂成,全在决策指向。
以利诱诸将,险关遂被攻克。
扫除六国之计谋,愤怒之下责骂食其(即郦食其,劝谏分封诸侯之人)。
结局分晓,果然应验了当初对韩信、英布的判断。
我的建议也关乎太子,四位长者依次进言。
江山事业谈笑间,帝师声名自此起。
终究功名利禄皆为糟粕,早已远离失传。
此后追随神仙遨游,不被尘世纷扰所困扰。
看那韩彭死于兵戈,萧何、樊哙却受困于朝堂囚笼。
荣光与屈辱均不能接近他,唯有独立之心无人能及。
来到陈留故地,道路左侧已空空如也。
昔日辉煌如今只剩门前两个鬼守,仿佛云雾般盘踞在此地。
他们威动风云,飘然如生,守护着这座神祠。
今日我前来拜见,不过抒发胸臆,何须拘泥于文章内容。
放声高歌追寻高尚之风,使我忘却饥饿已达三日。
去完善
释义
1. 留侯:指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帮助刘邦建立汉朝。被封为留侯。
2. 仗奇策:依仗奇特的策略。
3. 下邳: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睢宁西北。
4. 狙击:埋伏袭击。
5. 秦始皇:秦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即嬴政。
6. 独袖紫金椎:手持紫金锥。紫金椎是一种暗器,用于刺杀秦始皇。
7. 兹为少年戏:这不过是年轻时的游戏。
8. 退学黄石书:退学研读黄石公所赠兵书。
9. 两龙斗不解:指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
10. 摄袖:整理衣袖,以示尊重。
11. 高祖:指刘邦。
12. 指麾:指挥调度。
13. 重宝啗诸将:用重金收买将领。
14. 峣关: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蓝田东南。
15. 六国谋:指张良原来的辅佐对象韩国等六个国家的君主。
16. 辍食骂食其:停止吃饭,痛骂吕食其。吕食其是刘邦的手下,主张分封六国旧贵族,与张良的意见相左。
17. 信布越:指韩信、英布和彭越三位汉初的名将。
18. 四老:四位年长的隐士,协助刘邦。
19. 立谈:站着谈论。
20. 帝王师:帝王的老师。
21. 功名竟糠粃:功名像糠粃一样不值一提。
22. 拨去曾亡遗:清除过去的烦恼。
23. 赤松游:跟随赤松子遨游江湖。
24. 世网:世俗的束缚。
25. 韩彭:指韩信和彭越,因谋反罪被杀。
26. 萧樊:指萧何和樊哙,因被指控犯罪而受牵连。
27. 陈留: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开封。
28. 道左:道路左边。
29. 两鬼守其门:指张良的门徒守卫在祠前。
30. 帐坐盘蛟螭:在帐幕中端坐,如盘绕的蛟龙。
31. 飘爽回旌旗:旗帜随风飘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张良(字留侯)的卓越才智和伟大功业。全诗分为两部分:前三联通过叙述张良狙击秦始皇、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事迹,展现出他作为谋士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质;后三联则表达了张良在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淡定与超脱,以及与韩信、彭越等同事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绘,使得张良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令人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侯庙》是北宋著名诗人郑獬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
郑獬,字毅夫,一作仲贤,北宋南安军崇义(今属江西)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青年时期游学京师,以文才出众著称,被选拔为举人,赐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吏。因其刚直不阿,秉公办事,多次遭受贬谪,宦海沉浮。宋哲宗在位时,曾任御史中丞、翰林学士等职。他在京城期间,目睹了朝廷的腐败和民间的疾苦,内心十分忧虑。
当时,北宋王朝正值新旧党争激烈之时。新党主张改革,旧党主张保守,双方争论不休,政局动荡。郑獬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中立,未能在朝廷中崭露头角。因此,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了民间的苦难和自己的身世之感。
《留侯庙》这首诗描绘了张良庙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臣张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感慨和对国家时局的担忧。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郑獬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墨客,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