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曾节夫
曾子别经月,相思如几秋。
不应行役叹,却为贾胡留。
雨后湖光满,梅边春意浮。
须君细商略,晴日共茶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子离开已经一个月了,我对他的思念犹如度过了几个秋天。他本不应该因为行旅而感叹,却被贾胡挽留住了脚步。雨后的湖面波光粼粼,梅花树下春意盎然。希望我们能一起仔细探讨这些问题,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共享茶香。
去完善
释义
1. 曾子:指曾节夫。
2. 别:离别。
3. 经月:度过一个月。
4. 相思:思念之情。
5. 几秋:几年。
6. 行役:指出差或旅行。
7. 贾胡:古代对胡商的称呼,这里指的是外国商人。
8. 雨后湖光满:形容雨后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9. 梅边春意浮:形容春天时梅花盛开的美景。
10. 须君细商略:表示期待与曾节夫一起品茗论道。
11. 晴日共茶瓯:在晴朗的日子里一起喝茶。
12. 瓯:茶具的一种,这里代指喝茶。
去完善
赏析
《寄曾节夫》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别离后的思念之情。首联以“曾子别经月,相思如几秋”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挂念。尽管别离仅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作者的思念已经如同度过几个春秋。颔联“不应行役叹,却为贾胡留”则表达了作者担忧友人因繁重的公务而烦恼的心情。颈联“雨后湖光满,梅边春意浮”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湖面在雨后的阳光下波光粼粼,梅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这美丽的景色也寓含着友谊的美好。尾联“须君细商略,晴日共茶瓯”则表达了作者期盼能与友人共赏春日美景、共度品茗时光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曾节夫》这首诗,出自南宋文学家张栻之手。此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正值金朝入侵南宋时期。当时政治腐朽,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张栻的家乡湖南也是战火连天,山河破碎。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栻深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他的人生也历经磨难。他曾数次参与抗金战争,希望挽救国家命运,但屡战屡败,壮志难酬。他还曾因为直言敢谏,被贬谪出京,流寓江湖。
正是在这样艰苦的岁月里,张栻结识了曾节夫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相互勉励,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因此,在这首诗中,张栻以“梦回残烛酒醒时”开篇,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接着用“短褐衣裘老不支”来描绘自己的困境;最后以“一水盈盈隔汝涯”结尾,寓意两人虽相隔遥远,但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必将共担风雨,共度时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