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转庵读中兴碑

标题包含
次韵转庵读中兴碑
千秋金镜唐元龟,苞桑镜见龟灼知。 女主为祸已云惨,天宝之乱尤危疑。 九龄早悟绸缪诗,其奈哥奴基棼丝。 外人何得与家事,旋闻潜纳河洲雎。 席夸禄儿李裴和,助桀为虐几乘危。 趣之使乱果为谁,张巡庙哭祇涕垂。 高将军固非远虑,掉头肯和金刀篪。 四镇休罪高仙芝,张垍早措平章辞。 望贤宫中例忍饥,金刀胡餠方效奇。 事有至难已言之,贼心包藏久窃窥。 春秋知我盍罪我,监国引嫌孰维持。 颜笔劲节霜筠似,元文秋月华星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及之(1150年-1220年),字深甫,号悟室,浙江天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正廉洁而著称。 许及之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他于宋孝宗淳熙年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千古风华照破无明,临渊观火洞察世情。 女祸频仍家国残破,天宝年间尤显危机。 张九龄洞烛机先,奈何朝政纷乱如丝。 外姓安能干预家业,却闻有人暗通河中。 座上庸才互相吹捧,共助祸患危害朝纲。 此事幕后推手是谁?空向张巡庙前泪垂。 高将军未曾深谋远虑,轻易投降敌营金刀。 勿怪罪高仙芝于四镇,张垍本可平章军国。 望贤宫中人忍饥挨饿,金刀割面胡饼疗饥。 冤家宜解不宜结,贼人心中早已觊觎江山。 春秋史书岂能责备我,监国避嫌谁予扶持? 颜笔如霜筠挺且直,元文似秋月华星辉。
去完善
释义
1. 金镜:这里指唐朝的历史经验。 2. 唐元龟:《开元天宝遗事》,记录了唐玄宗时期的事迹。 3. 苞桑:此处的“苞桑”借指国家稳定。 4. 女主为祸:指武则天的统治。 5. 天宝之乱:指的是安史之乱。 6. 九龄:即张九龄,唐朝宰相。 7. 绸缪:此处代指张九龄的忧虑之心。 8. 哥奴:指唐玄宗的儿子李瑁。 9. 基棼丝:形容局势混乱。 10. 外人:指外敌。 11. 旋闻:指立即听说。 12. 潜纳:暗中安排。 13. 河洲雎:指黄河河洲的女子。 14. 禄儿:指杨贵妃。 15. 李裴和:指李林甫和裴延龄。 16. 乘危:趁机危害。 17. 张巡庙:指祭祀张巡的地方。 18. 高将军:指高仙芝。 19. 金刀篪:指唐玄宗时期的音乐。 20. 四镇:指河西、陇右、剑南和岭南四个节度使。 21. 高仙芝:唐朝将领。 22. 张垍:唐朝官员。 23. 平章:指平和的文字。 24. 望贤宫:唐代宫殿名。 25. 金刀:一种古代的食品加工工具。 26. 胡饼:指西域传入的一种面饼。 27. 至难:极其困难的事。 28. 监国:此处指杨贵妃。 29. 颜笔:指颜真卿的字。 30. 元文:指元结的文章。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唐朝历史事件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表达了对于国家治理、人事安排以及个人品德等方面的看法。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千秋金镜唐元龟”开篇,寓意历史的教训如同镜子一般,可以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接下来,诗人提到“女主为祸已云惨”,暗指武则天时期的混乱局面。紧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杨贵妃、禄山等人的行为,揭示了天宝之乱的根源。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高仙芝、张垍等人的事迹,认为他们虽有不足之处,但并非不可挽救。同时,诗人也批评了望贤宫中的奢侈之风,指出这种风气是导致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最后,诗人以“颜笔劲节霜筠似,元文秋月华星如”结尾,表达了对正直、廉洁的品德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转庵读中兴碑》是南宋诗人许及之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未详。 在这个时期,许及之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南宋时局不稳,金兵屡次南侵,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社会现实对许及之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历史使命感。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政治氛围也对诗人产生了影响。南宋朝廷在北方局势紧张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些政治措施来巩固统治,如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等。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人墨客的思想观念,使他们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民生疾苦。 在这种背景下,许及之创作了《次韵转庵读中兴碑》这首诗歌。通过描绘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