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齐云楼
云与簷楹面面齐,脚头高处觉云低。
水围万雉半烟雨,天彻四垂漫畛畦。
冉冉无心犹可拊,堂堂有路亦堪梯。
若非梦泽胸中小,空倚阑干到日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和屋檐平齐,靠近屋顶的高处感觉云彩更低了。
四周的水面笼罩在烟雾和细雨中,天空广阔无边延伸着。
慢慢流动的无心之水仿佛可以抚慰心灵,开阔的大道也可以当作阶梯。
如果不是梦中的湖泊在心中荡漾,就只能无助地靠着栏杆等待日落西山。
去完善
释义
1. 齐云楼: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古楼,始建于唐朝,因楼顶高耸入云而得名。
2. 簷楹:屋檐和屋柱,这里代指楼阁建筑。
3. 水围万雉:形容城墙外围的水系如同万重城郭。
4. 四垂:向四方延伸的景色。
5. 畛畦:田野间的界限。
6. 梦泽:古代楚国境内的大湖泊,这里用来形容广阔的湖水。
去完善
赏析
《登齐云楼》是一首描绘登高远望的情景诗。诗人通过观察云层、水雾、天空等自然景观,抒发了自己的感悟和心境。在诗人眼中,齐云楼的屋檐与云层几乎平行,站在高处仰望,云层似乎显得更低。诗中的“脚头高处觉云低”展现了诗人置身楼阁之上的视角,使读者仿佛也一同登上了高楼,感受到那一览无余的风景。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齐云楼周围的美景:半烟雨笼罩下的城市轮廓如同一幅水墨画,宽广的天空如同无边无际的田野。“水围万雉半烟雨,天彻四垂漫畛畦”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所看到的壮观景象,同时也传达出他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人还提到,虽然自己身处高位,但仍然觉得不够高,需要不断努力攀登。这种进取心在“冉冉无心犹可拊,堂堂有路亦堪梯”两句中得到体现。诗人将进取之心比喻为不断向上攀爬的人,即使面临困难,也会勇往直前。
最后,诗人表示,如果没有心中的梦想和抱负,那么即使依靠栏杆远眺,也只能虚度光阴。“若非梦泽胸中小,空倚阑干到日西”这一句传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在诗人细腻的笔触下,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