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其三
长夏热欲死,迎秋气已清。 蚊蝇任来往,螟螣尚纵横。 行止厌人问,栖迟真自惊。 使君高义在,解榻见深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漫长的夏天让人热得无法忍受,但秋天快到了,气温已经开始变清爽了。蚊子苍蝇还在四处飞舞,螟螣这类昆虫还很活跃。我在行走和休息时都被人打扰,这让我感到很惊慌。幸运的是,有高尚的官员愿意帮助我,他们的热情和关心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高邮:位于今江苏省高邮市,诗人的暂居地。 2. 旅泊:旅行暂居。 3. 书怀: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情。 4. 淮东提举:指淮东地区的提举官,负责监察地方事务。 5. 蔡成甫观:淮东提举蔡成甫的尊称。 6. 郑使君弇:诗人提及的另一位官员。 7. 长夏:夏季。 8. 热欲死:极言天气炎热。 9. 迎秋:接近秋天。 10. 气已清:天气开始凉爽。 11. 蚊蝇任来往:任凭蚊蝇在身边飞来飞去。 12. 螟螣尚纵横:害虫肆虐。 13. 行止:行为举止。 14. 厌人问:厌烦他人的询问。 15. 栖迟:安居休息。 16. 自惊:自己感到惊讶。 17. 使君:对长官的尊称。 18. 高义在:有高尚的品德。 19. 解榻:敞开床铺,表示热情款待。 20. 见深情:表现出深厚的情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感。首先,诗人在夏日高温下感受到一种难以忍受的炎热,而随着秋天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空气变得清新。在这里,诗人以“热欲死”和“气已清”的对比来表现季节变化带来的感官体验。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蚊蝇和螟螣的活动状态来表达他对所处环境的感受。尽管这些昆虫让人感到困扰,但诗人对此表现出了一种豁达的心态,认为这些现象是自然的常态。这表明诗人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同时也体现出他的从容与淡定。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他对于人际交往的态度。他厌倦了人们对他的关心询问,希望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而提到“使君高义在”,则表明诗人对那些真正理解并关心他的人心存感激。他以“解榻见深情”来形容这些人的关爱,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颂了自然界的壮美,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面对困境的淡定与从容,以及他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程俱在高邮旅途中所作,创作于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此时正值宋朝科举制度改革的过渡时期,士人阶层对于学问和思想的探讨日益活跃。在政治方面,宋哲宗亲政后推行新法,励精图治,试图振兴国家。然而,这一时期的朝政斗争依然激烈,不同派别的官员之间时有纷争。 诗人在高邮的旅途中,身处异乡,难免心生寂寥之感。然而,他并未沉溺于个人情感,而是通过寄情山水、抒发壮志来排遣愁绪。在此背景下,程俱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希望在国家治理中发挥自己才能的愿望,体现了文人墨客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