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昭君

标题包含
咏昭君
当时夫死若求归,凛然义动单于府。 不知出此更随俗,颜色如花心粪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翌(1097年-1167年),字新仲,号灊山居士,南宋诗人。他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 朱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朱松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曾任秘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当丈夫去世之后,她请求回归故土。她的凛然正气感动了单于府的人。然而,不知道是她为了随俗而出嫁,她的如花美貌之下隐藏着一颗世俗的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昭君: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汉族。公元前36年,匈奴发生内乱,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为表彰他的忠诚,把宫女王昭君嫁给他。王昭君以美貌和智慧赢得呼韩邪单于的宠爱,先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光烈阏氏,生子伊屠智邪斯。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逝世,其子雕陶莫皋即位,依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王昭君又嫁给雕陶莫皋做了阏氏,再次稳固了汉匈和平。因此有"当时夫死若求归"的诗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昭君为题,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前两句描述了昭君得知丈夫去世后毅然决然地要求回到汉朝的场景,展现了她深明大义的形象。接着在第三句中,作者以反讽的语气描绘了昭君在面对匈奴习俗时的妥协顺从,这与前面树立的坚贞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的立意在于批判昭君屈从于匈奴的行径,认为她应该坚守信念、忠于祖国,而非向异族投降。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具匠心的表达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昭君》是南宋诗人朱翌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和对朝廷昏庸的不满。 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这是一个国家动荡、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朱翌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有着深刻的忧虑。 在这个时间段内,朱翌的人生经历也相当丰富。他曾担任过太学正、国子祭酒等官职,后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他的诗歌创作多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在《咏昭君》这首诗歌中,朱翌以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为例,揭示了当时朝廷对待少数民族政策的失误。他通过对王昭君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朝廷昏庸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这种关注社会现实的态度,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