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送姚辟教授南归
去岁中秋安帅并,今岁中秋病守相。
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
相台此夜天如水,露压凉风秋气王。
有客轩然襟义高,直自睢阳来一访。
相与僚贤共兹赏,坐看玉轮从海上。
皓色疑专白帝权,晴舒万宇俱澄旷。
斜汉昭回列纬繁,收缩精神乌敢放。
有如大臣得时用,上化恢宣贤业畅。
千官戢伏任施设,默默坏陶从巧匠。
金波渐转落金樽,酒色映空寒动荡。
一宵清景换尘寰,自得诗人难拟状。
时挥大白目婵娟,意入杳冥搜绝唱。
勿嗤幽圃陋吾邦,吾乐不知昆与阆。
人生聚散固难必,明年此会知何向。
相逢对月复开怀,诗笔鬭豪杯鬭量。
不然千里起相思,百尺楼高同一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中秋节,安然度过;今年中秋节,因病守护相望。
宴会期间痛斥乌云遮月,然而月亮终究还是被云层遮挡。
今晚天空清澈如水,露水凝结,秋风袭来,显得尤为清爽。
有一位客人风度翩翩,胸襟豪迈,他从远方来访。
和同仁们共同欣赏月色,如同看到海上的明月冉冉升起。
明亮的月光仿佛拥有统治天地万物的权力,晴空万里,宇宙空旷辽阔。
偏斜的银河星光闪烁,星河灿烂,令人精神振奋,心灵愉悦。
这就像那些得志的大臣,弘扬皇恩,事业蒸蒸日上。
百官群策群力,默默守护着国家,犹如巧匠雕琢美玉。
金波荡漾,渐渐落到金色的酒杯中,酒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寒冷而摇曳生姿。
一夜间,世界变得如此美好,连诗人也难以描绘这种意境。
不时举起美酒,注视着美丽的月色,用心寻找那种深邃的美感。
请不要嘲笑我这个隐居于世的人,我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得其乐。
人生的聚散离合难以预测,明年的聚会又将在哪里举行呢?
朋友们相逢相聚,对着月亮开怀大笑,用诗歌展示豪情,用酒量展示豪爽。
要不就是相隔千里,只能思念对方,在同一时刻登上高楼仰望明月。
去完善
释义
1. 安帅:指时任河南安抚使的吕公著。
2. 病守相:生病的郡守。这里指作者本人。
3. 并筵:同在筵席之上。这里指与友人共享。
4. 詈:责骂。
5. 蟾光:月光。
6. 相台:指河南府治所洛阳。
7. 轩然:高昂的样子。
8. 襟义高:胸襟高尚。
9. 睢阳:古邑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
10. 相与:一起。
11. 玉轮:明月。
12. 白帝:古人认为月亮的运行由白帝主管。
13. 晴舒:晴朗的天气使得万物舒展。
14. 斜汉:倾斜的银河。
15. 昭回:天体运行的轨迹。
16. 收缩精神:精神集中。
17. 化恢宣:教化推广。
18. 千官:众多官员。
19. 戢伏:隐蔽。
20. 任施设:任意施展才能。
21. 默默坏陶:比喻大众受教化熏陶。
22. 金波:月光。
23. 大白:一种酒杯的名称。
24. 目婵娟:欣赏美好的月色。
25. 杳冥:深远的地方。
26. 勿嗤:不要嘲笑。
27. 幽圃:偏僻的园子。
28. 吾邦:我的故乡。
29. 昆与阆:古人认为昆仑山和阆风山是仙境。
30. 聚散固难必:相聚离散本来就是难以预料的。
31. 明年:第二年。
32. 相知:相互了解的朋友。
33. 诗笔斗豪:以诗歌才情一较高下。
34. 杯斗量:形容饮酒量大。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中秋赏月情景的诗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哲理的感慨。诗歌的开篇通过对去年中秋和今年中秋的不同境遇的对比,引出“并筵极口詈浮云,终久蟾光被遮障”的意象,表达了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夜空的清澈、天气的凉爽,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比喻将月色比作大臣得到重用,表达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同时,诗人以饮酒赏月为契机,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最后,诗人通过对人生聚散的感慨,表达了珍惜当下、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审美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是北宋时期诗人韩琦创作的《中秋对月送姚辟教授南归》。这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友人姚辟的思念之情。在北宋年间,中秋佳节被视为家人团圆的重要时刻,因而此诗寄予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盼望团圆的心情。
在这个时期,韩琦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朝中担任要职,参与了国家的许多重要决策。然而,尽管他身处高位,却仍然难以忘怀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这可以从他对姚辟的关爱和思念之情中看出。与此同时,北宋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社会稳定,文化事业发达。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韩琦能够创作出如此富有情韵的诗歌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