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

标题包含
送羽人王锡归罗浮
风前整顿紫荷巾,常向罗浮保养神。 石磴倚天行带月,铁桥通海入无尘。 龙蛇出洞闲邀雨,犀象眠花不避人。 最爱葛洪寻药处,露苗烟蕊满山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唐,字尧宾,唐代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主要活动在贞元、元和年间(785-820)。 曹唐出身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风起之时整理紫色头巾,经常在罗浮山保养精神。 沿着陡峭的石阶倚靠天空行走,一路欣赏月亮的美景,走过连接海洋的铁桥,感受无尘的清净世界。 闲暇时邀请龙蛇一同欣赏春雨,连犀牛和大象也在花儿间安然入睡,不怕生人打扰。 最喜爱的便是葛洪寻找草药的地方,那里满是露水滋润的幼苗和云雾笼罩的花朵,满山春色惹人醉。
去完善
释义
1. 羽人:指道士或仙人。 2. 王锡:人名。 3. 罗浮:广东罗浮山,道教圣地之一。 4. 紫荷巾:紫色荷叶状的道士头巾。 5. 石磴:石阶。 6. 倚天:靠近天空。 7. 铁桥:这里可能是指道家传说中的“天桥”,即连接神仙世界的桥梁。 8. 龙蛇:比喻云雾缭绕的景象。 9. 犀象:犀牛和大象,这里可能比喻大型的动植物。 10. 葛洪:东晋著名的炼丹家、医药学家,曾在罗浮山修炼。 11. 露苗烟蕊:形容春天的花草树木繁茂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曹唐送羽人王锡归罗浮时所作。首句“风前整顿紫荷巾”描绘了王锡在出发前整理衣冠的情景,表现了他对于这次归乡之旅的重视。紧接着诗人以“常向罗浮保养神”强调罗浮山对于王锡的重要性,暗示他在罗浮山的修行生活为其精神的寄托之地。 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描述了王锡前往罗浮山的途中所见景象:“石磴倚天行带月”表现了登攀罗浮山的艰辛与坚定,“铁桥通海入无尘”则展现了海边道路的奇特景致和洁净氛围。这些景色凸显了王锡求道问仙的坚定信念和不畏困难的毅力。 “龙蛇出洞闲邀雨”和“犀象眠花不避人”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动植物的和谐共生状况。前者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以及山中祥瑞之气的浓郁;后者则通过犀象这种大型动物的恬静状态衬托出罗浮山的宁静与祥和。 末联“最爱葛洪寻药处,露苗烟蕊满山春”以葛洪的传说故事赞美罗浮山的历史底蕴,同时也通过描写满山的春意盎然来表达自己对这一美景的热爱。整首诗借景抒怀,展现了罗浮山的壮美、神秘及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王锡修行的肯定与支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羽人王锡归罗浮》是唐朝诗人曹唐在安史之乱时期所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曹唐是唐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然而,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他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送羽人王锡归罗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眷恋。其中“罗浮”是广东的一座名山,也是曹唐的故乡。诗人以羽人王锡为线索,表达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