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驾幸西太一宫道傍耕桑者皆以茶绢赐之

标题包含
驾幸西太一宫道傍耕桑者皆以茶绢赐之
杪春时泽未全滂,西祷真祠徯福祥。 蚕女舍笼惊法从,耕夫投耒目天光。 劳勤率有优恩及,拜赐皆知佚道长。 海内承风谁不劝,何须躬籍与躬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韩琦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中进士,步入仕途。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暮春时节雨还未下透,去西边的神庙祈求福祉和吉祥。 蚕女离开蚕笼被奇迹感动,农民放下农具望向天空。 勤劳的人们受到优待和恩惠,感谢天赐的宽裕之道悠长。 全国上下接受教化无人不振奋向前,又何必亲自耕种亲自采桑。
去完善
释义
1. 驾幸:天子出行至某地。驾,指帝王的车马;幸,到达。 2. 西太一宫:宋代著名道教场所,位于今河南南阳市。 3. 道傍:道路旁边。 4. 茶绢:茶叶和丝织品的统称。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恩赐。 5. 杪春:即暮春,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一般指的是农历三月。 6. 时泽未全滂:指春天的雨水尚未完全滋润土地。 7. 西祷真祠:向西去求神祈福的庙宇。西,方位;祷,祈求;真祠,供奉神仙的庙宇。 8. 徯福祥:祈求福气和吉祥。徯,同“祈”,祈求;福祥,福气和吉祥。 9. 蚕女:从事蚕桑业的妇女。 10. 舍笼:舍弃蚕茧。舍,舍弃;笼,蚕茧。 11. 法从:皇帝身边的随从官员。法,效法;从,随从。 12. 耕夫:农民。 13. 投耒:放下农具。耒,古代农具,用于翻土。 14. 天光:天空的光辉。这里指皇帝的到来。 15. 劳勤:辛劳勤劳的人。 16. 率有:普遍存在。率,一律;有,存在。 17. 优恩:优待恩情。优,优待;恩,恩情。 18. 拜赐:接受皇帝的恩赐。拜,行礼感谢;赐,恩赐。 19. 佚道长:享受安逸生活的时间增长。佚道,闲适之道;长,增加。 20. 海内:全国范围。海,大海,代指广阔的世界;内,内部,这里指国家之内。 21. 承风:接受教化。承,接受;风,教化。 22. 谁不劝:所有人都受到鼓舞。劝,勉励,鼓励。 23. 躬籍:亲自参加农耕劳作。躬,亲身;籍,耕种。 24. 躬桑:亲自参与养蚕业。躬,亲身;桑,蚕桑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琦在皇帝驾幸西太一宫时所见到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当地农民在春末时分忙碌耕种的景象,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农民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驾幸西太一宫道傍耕桑者皆以茶绢赐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琦于公元1061年所作。此时,韩琦作为皇帝身边的重臣,历经宋仁宗和宋英宗两朝,不仅致力于国家政治的治理,同时也对民生问题有着深刻的关注。 在这段时期,虽然北宋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官僚制度的腐败和土地资源的紧张,农民的生活依然较为艰苦。韩琦在出巡过程中发现道路两旁的农耕百姓生活艰辛,深感人命之苦,遂写下了这首诗歌。 诗歌描绘了皇帝的恩泽下,耕田种桑的百姓得到了物质资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恩浩荡的颂扬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怀之情。这首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即国家政权对民生的关心以及农民生产生活的困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