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何必再去苦苦追寻那虚无缥缈的仙境呢?在这人世间,也一样能找到如丹丘般美好的所在。

去完善
释义
方外:指尘世之外的仙境;丹丘: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比喻理想之地。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仙台”开篇,奠定了全诗的神秘氛围,随后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致刻画,将读者引入一个既真实又充满幻想的世界。前两联写远景,“山色遥连”、“砧声近报”形成空间上的对比,拉开了画面的层次感;后两联则聚焦于近景,“疏松影落”、“细草香闲”体现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珍视与满足,认为不必舍近求远,人间自有乐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哲理上的启迪,堪称唐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题仙游观》是唐朝诗人韩翃的一首描绘道家仙境的诗。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746年,这是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一个繁荣时代,国家富强、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一时期,韩翃的生活遭遇较为曲折。他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因为才华横溢而获得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节度使判官。然而好景不长,因在任职期间与当地官员发生矛盾,他被调任到偏远的黔州,人生一度陷入低谷。后来,韩翃又被召回长安,重新受到皇帝的器重,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这段波折的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起伏无常。
与此同时,唐玄宗在位期间,道家思想逐渐流行,道教信仰成为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在这种背景下,韩翃以道家仙境为题进行创作,旨在表达他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通过描写仙境的美景,他寄寓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