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廓然居士指庵

标题包含
题廓然居士指庵
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 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 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 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守卓,又称释守拙、释守卓法师,是当代中国佛教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由于涉及个人隐私和宗教信仰问题,公开资料有限。 根据可获取的信息,释守卓法师在禅宗修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致力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题廓然居士指庵》是宋僧释守卓的诗作。以下是注释: 1. 题:诗歌的题目,这里“题”指的是诗歌的主题或主要描述的内容。 2. 廓然居士:指庵的创建者,是一位信仰佛教、过着修行生活的文人。 3. 释守卓:宋朝的一位僧人,擅长诗词创作,该诗是他对廓然居士所建指庵的题诗。 4. 全指即亡指:这句表达的是禅宗的观点,即如果过于执着于外在形式或教条,就会失去真正的领悟。这里的“指”可以理解为指引、教条等意思。 5. 应机何有机:这句意思是虽然应当随机应变地应对事物,但又不能过分追求机智。这里“机”表示机巧、机变的意思。 6. 此庵容法界:意指这个指庵包容了整个宇宙,体现了佛法无边、广大无边的境界。 7. 当处洞真归:意味着在这里就能洞悉真实的道理并回归本源。其中“洞真”一词在道教中常用,表示看透真实、理解真谛。 8. 寂是用还是:这是禅宗中的思想,强调内心宁静与静默的状态,超脱世俗纷扰,不被万物束缚。 9. 生非佛亦非:意为生命并非只有成佛一种路径,也并非只有佛教才能使人得到解脱。 10. 南方休更问:这里的“南方”是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故乡,诗人以此表达对禅宗思想的尊重。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不要再追根问底寻求其他答案的意思。 11. 一笑豁离微:意味着用微笑的态度看待世间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从而摆脱内心的困扰和矛盾。其中“豁”字表示豁然开朗,“离微”则形容细微、难以言表的境地。
去完善
赏析
《题廓然居士指庵》是宋代诗人释守卓的一首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廓然居士的指庵为题,表达了他对于禅宗哲理的理解和感悟。诗的首联“全指即亡指,应机何有机”,是说禅宗主张直指人心,强调见性成佛,要求学者在修行的过程中摒弃一切执着,达到彻底的解脱。颔联“此庵容法界,当处洞真归”,描述了廓然居士所建的指庵的意境,表明这座庵堂包容了一切事物的真相,修行者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禅宗的真谛。颈联“寂是用还是,生非佛亦非”,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理念,认为真正的寂静并不是全然的无用,而是在无为之中展现出生命的活力;而所谓的佛性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的心境变化而变化的。尾联“南方休更问,一笑豁离微”,则是对那些过于执着于禅宗教义的学者的告诫,希望他们能够放下心中的疑虑,用一笑来化解那些细微的烦恼。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禅宗的哲学思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廓然居士指庵》是宋代诗人释守卓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 释守卓是一位出家人,他的生活充满了宗教色彩。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对人生的看法。在这段时间里,释守卓可能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同时,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是复杂的。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方面,南宋朝廷试图通过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另一方面,民间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繁荣和发展。然而,这个时代也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人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总的来说,《题廓然居士指庵》这首诗是释守卓在面对这个时代的挑战时,抒发自己人生感悟和理想的作品。它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这个时代的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