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知皇子陂荷花盛发寄王缋
十里莲塘路不赊,病来帘外是天涯。
烦君四句遥相寄,应得诗中便看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十里的莲花池塘小路不免费,生病之后感觉帘子外面就是遥远的天边。麻烦您给我寄来四句诗,我应该能够在诗里欣赏到花儿的美丽。
去完善
释义
1. 十里:指很长的距离。这里用来形容莲塘的大小。
2. 赊:买卖东西时买方延期交货款,卖方延期收钱款。这里是借用的意思,表示距离之远。
3. 帘外:指作者所在的地方,即病榻附近。
4. 天涯:天的边缘,形容距离极远的地方。这里比喻作者病中感觉离美好的景象很远。
5. 王缋:诗人裴夷直的朋友,这里的“君”指的是他。
6. 四句:这里指王缋寄来的诗篇中的四句。
7. 便看:就近观赏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十里莲塘路不赊,病来帘外是天涯”,以“十里莲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盛开的壮丽景象。“路不赊”,表明作者距离这片荷花盛开的地方并不远,但因为生病的缘故,感觉就像是隔了天涯一样遥远。这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穿插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使得画面生动且富有感情。
颔联“烦君四句遥相寄,应得诗中便看花”,表达出作者虽然因病不能亲自前往观赏荷花,但他希望能通过诗歌的方式感受到荷花的美丽。这里的“烦君四句遥相寄”,既是请求友人替他传达对荷花的欣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而“应得诗中便看花”则表现出作者对诗歌的自信与热爱,认为凭借诗歌的力量,他就能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整首诗以作者病中的视角,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诗人裴夷直因病卧床,闻听皇子陂的荷花盛开,遂作《病中知皇子陂荷花盛发寄王缋》一诗寄给友人王缋。在创作此诗时,裴夷直身处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化、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时期。
当时裴夷直已是花甲老人,多年宦海沉浮,历仕三朝,但仍未跻身显贵。他深知官场险恶,故退而求静,专注于文学创作。然而,晚年的他仍然面临着疾病的困扰,时常卧病在床。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听闻皇子陂荷花的盛放,心中涌起对美好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遂有此诗。
同年,唐朝国力逐渐衰弱,内忧外患频仍,皇权式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感叹生命短暂,渴望远离世俗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在《病中知皇子陂荷花盛发寄王缋》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子陂荷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其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